重要成果:
一直从事儿童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发病机理研究,重点是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共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收录100余篇,IM收录70余篇,被别人引用论文200余次,其中包括被国际顶尖刊物《Science》2013年的引用以及《Nature》子刊2016年的评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项,获科技成果奖10余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参加)、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负责)),全国优秀论文奖13次。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专项计划、浙江省重大攻关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包括杰出青年项目和一般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在儿童细菌及病毒感染的分子诊断,HCMV感染、TORCH宫内感染及疱疹类病毒感染等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临床研究方面,率先建立16SrRNA 基因芯片和革兰双检荧光定量PCR诊断细菌感染,开发了常见的疱疹类病毒诊断芯片,在2003年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的修订方案中,加入了16SrRNA 基因诊断的内容,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重视和兴趣,多次被国内外杂志所引用;相关诊断芯片及技术获得多项国家专利;研究成果在省内外数十家医疗机构进行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受邀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上发表最高专业级别的“述评”5篇,并作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检验学组组长牵头制定了《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实验室诊断中国专家共识》、《TORCH实验室规范化检测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等全国性专家共识。在基础研究方面,作为负责人相继得到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就HCMV感染的致病机制开展系列研究,从RNAi抗HCMV耐药机制、MBL对HCMV侵入靶细胞的阻断作用及其机制、HCMV UL128蛋白的趋化因子功能及其致耳聋机制、HCMV潜伏感染的自噬调控及相关IE2-Akt-Beclin 1通路的作用机制、lncRNA4.9介导的NAB2对EGR1-IE2的调控在HCMV潜伏感染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宿主环状RNA hsa_circ_0094088通过病毒miRNA调控HCMV增殖的相关机制等多方面阐明HCMV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及其机理,在HCMV增殖和潜伏感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基础和技术经验,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顶级期刊Science和Journal of Virology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