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团队
团队简介
浙大儿院护理团队是浙江省规模最大,能担负起儿科护理、教学、科研、急危重症患儿抢救和预防保健的一支充满活力的儿科护理队伍。团队
以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为依托,秉承“至爱 至上 博雅 慈行”的护理核心价值观,以专业的态度用心呵护每一个患儿,“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人员结构
团队共有护理人员1073名,其中硕士学历14名,在读硕士50余名,本科学历990名,大专学历69名;高级职称27名,中级职称381名,硕士生导师4名。
二、学会兼职情况
团队专家在中华护理学会、中华医学会及浙江省护理学会担任较重要职务:包括中华护理学会儿科护理学组副主任委员及委员各1名;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护理学组副主任委员和秘书1名;浙江省护理学会儿科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名;浙江省护理学会新生儿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名,浙江省护理学会门诊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浙江省护理学会其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7名、秘书2名;并担任《中华护理杂志》、《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中华现代护理杂志》、《护理与康复》等杂志编委及特约审稿员。
三、护理学科发展
近年来,儿科护理学科紧跟医院医疗发展脚步,积极探索儿童专业护理发展道路,护理部先后成立13个护理专业委员会,通过不断创新,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把护理新技术运用到临床,造福儿童、守护儿童健康,并积极开展护理科研攻关,分享推广经验,引领行业发展。
专业领域涉及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伤口/造口/失禁管理、疼痛管理、公共卫生应急、健康教育、信息管理、护理科研、、循证护理、护理教育、心理健康辅导、儿童医疗辅导、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男护士工作委员会。
尤其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委员会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早产儿及危重症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PICC的穿刺技术和穿刺水平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并成为全国培训儿科PICC操作的基地,此外,团队还不断创新,开展新生儿腔内心电图下PICC导管头端定位、超声引导的PICC和CVC置管技术、输液港植入术等,使中心静脉置管穿刺成功率提高30%,并发症发生率下降10%。
伤口/造口/失禁专业委员会:培养了专职专科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1名,兼职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3名。开设了浙江省首家儿童伤口/造口/失禁护理门诊,近几年来不断引进新型敷料和减压工具应用于临床并规范使用,使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从最初的4.26%下降到目前0.46%。
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是国内首家开展智能在线健康教育的专业团队,构建了完善的护理智能健康教育体系(包括医嘱匹配治疗、按诊断课程自动推送以及门急诊健康宣教平台),持续推进医院护理健康教育质控管理。团队原创1253篇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涵盖各专科及亚专科领域,以图文并茂、视屏等多种形式展现,多个课程在国内获得大奖
Child Life专业委员会:医院率先在国内开展Child Life(儿童医疗辅导)项目,并培养了国际认证的Child Life专家资格的专科护士,设立国内首批Child Life护士的专业队伍,在住院部11个游戏室,定期开展泰迪熊诊所项目等治疗性游戏,减轻患儿在医疗活动中的恐惧和焦虑感。并通过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儿科年会将Child Life关爱儿童心理的理念和方法推广,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四、护理科研和教学
团队每年承担省部级及厅、局级课题20余项,发表SCI、中华级(一级)杂志论文2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团队正式出版的儿科护理专业书籍—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童重症监护专科实践》、《实用儿科护理》、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及风险防范》、《儿科护理流程及应急预案》、《36项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同时还曾参与《自闭症儿童家庭护理》、《儿科护理常规》、《病人出院指导儿科分册》、《危重症的急救与护理》、《临床护理岗位胜任力培训系列丛书》、《儿童救援护理应急预案》、《高级职称考试教材》等多本专业书籍的编写,每年举办《小儿静脉输液及安全管理新进展》、《新生儿护理新护理新进展》、《小儿重症监护技术及护理新进展》、《新生儿护理新进展》、《儿科急诊护理新进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新进展》、《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新进展》、《儿科护理新进展》等国家级护理继续教育学习班,促进了护理学术的交流,推动了全省乃至全国儿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为教学医院,医院每年接受近20所医学院校护理系实习生500余名,并承担《儿科护理学》的课堂教学任务,为浙江省培养了大批护理人才。同时,医院每年接受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进修护士200余人。作为浙江省优秀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中华护理学会儿科/新生儿专科护士京外临床实践基地,承担国内儿科尤其儿科重症监护人才和新生儿护理人才的教学培养工作,学员涉及20多个省份,60余家医疗机构,为全国各地输送近600名儿科高级护理人才,带动了儿童医疗健康服务的发展,改善了儿科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五、对外交流
为及时了解国内外护理信息,每年选派护士长及护理骨干赴国外进修学习。迄今为止,已有25余位护理人员赴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儿童医院、西雅图儿童医院、印第安纳大学儿童医院、新加坡国立医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医院等进修学习。此外,医院还曾多次派护理骨干赴澳大利亚、德国、香港、台湾、日本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并与当地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邀请多名外籍护理专家来院授课。
重点团队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成立于2006年,主要涉及各类儿童急危重症的诊治与护理,包括严重脓毒症、ARDS、暴发性心肌炎、各类型休克、多发伤、多脏器功能衰竭及罕见病等,年收治危重病人2000余例,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多年来护理质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队伍现有护理人员40名,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硕士研究生1名,主管护师11名,小儿ICU专科护士6名,男护士9名,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作为首批被评为国家儿童重点专科(儿童重症)的团队,护理队伍配合医疗团队多次参与重大事故中的危重患儿的救治与护理,成功救治了杭州7.13公交纵火案中的受伤患儿,“猫狸岭”隧道失火事件中严重气道烧伤的患儿等。2017年开展危重症患儿院际转运工作,每年转运危重患儿100余例,辐射本省及周边数省市,2018年开展空中转运及ECMO转运工作,转运成功率达100%。护理团队首创LCC交接班模式,有效规范了交接工作的流程,极大减少了交接班遗漏与错误信息,得到了业界一致好评。
作为中华护理学会儿科专科护士京外基地及浙江省小儿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临床实践科室,护理团队承担儿科护士、小儿ICU专科护士的培训及教育工作,每年吸引来自全国各地数十家医院数百名护士前来进修、学习和参观,十余年来为多家医院输送了优秀的儿童重症护理人才。
注重护理科研领域的发展,现护理团队拥有专利5项,国内外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1篇,一级期刊10余篇,主持课题2项。多位成员在国内专科领域学术会议上先后做大会发言和主题演讲,为推动中国儿童重症护理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为了儿童健康”是我们永恒不变的宗旨,在与死神赛跑的过程中,我们从不停歇,努力用双手托举出生命的奇迹。
外科重症监护中心(SICU)护理团队成立于2001年,经过近20年的努力,现有护理人员27名,其中主管护师7名,学历结构也在不断提升,现有本科学历27名,2名研究生在读。现设重症监护病床15张,全年收住危重病人1700余例,通过精心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救治成功率多年来保持在99%以上,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是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同时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浙江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浙江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护理团队在强化基础护理的同时注重专科护理的发展,先后培养出浙江省小儿重症专科护士5名,开展儿童镇静、镇痛评分,实行目标化管理,保障重危患儿的舒适化医疗,加强医学人文关怀,注重患儿的心理护理。同时我们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应急团队——护卫生命小分队,承担着浙江省内外突发创伤群体事件中的儿童医疗救援任务。
经过多年临床护理的进步,已形成整套完善的对外科危重症、创伤急救、围术期重要脏器功能保护等护理流程和方案,对于各类外科相关的急危重症,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严格的液体管理,体位管理、皮肤护理、良好的气道管理,早期的营养管理,医护携手提高了护理水平和患儿的救治成功率。
SICU护理团队正以矫健的步伐、求实创新的精神,不断锐意进取、奋发图强,谱写新的篇章,她们将以崭新的风貌迎接儿院发展的大潮,为祖国花朵的健康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脏重症监护中心(CICU )护理团队成立于2016年,日常护理主要涉及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术围术期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危象等,重危疑难心胸手术病人如永存动脉干、右室双出口、房室共同通道、三尖瓣下移畸形、三尖瓣闭锁、一室半矫治和阶段性分期手术治疗等的术后监护,每年重危疑难心胸手术病人数达400例以上,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为浙江省及华东地区先心病儿童提供专业化治疗方案和服务。护理团队现有专业护理人员32名,其中主管护师9名,护师18名,本科学历占 100 %,研究生1名。团队优良精湛的监护技术,吸引着全国各地医院护士前来进修、参观。
心脏重症监护中心经多年临床实践和研究已形成整套心胸外科围术期及危重症的诊治方案,而近年开展体外膜肺氧合(ECMO)及人工心室机械辅助装置(VAD)技术,更是大大提高了危重患儿术后重度心力衰竭的治愈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CICU护理团队紧跟其后,配合医疗团队完成浙江省先心网络平台危重患儿的转运工作,形成一套完善的转运体系,同时强化心脏外科专科护理,注重专科技能培训和专科护士培养,现已有浙江省小儿ICU专科护士4名,呼吸治疗师1名。
在科研领域,团队近五年发表护理论文十余篇,厅级以上课题两项,国家型专利四项,团队学习氛围浓烈,编撰《CICU专科知识手册》、《CICU仪器操作手册》、《CICU药物应用手册》,供全国进修护士学习。同时国内期刊报道全国首例ECMO支持下成功院际转运一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2019年省内报道全省首例最低体重1.8KG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矫治术的监护经验。CICU作为心脏重症监护的专业团队,秉持着“用心补心、将心比心、爱心护心”这一信条,护佑每一颗童心,为先心患儿保驾护航。Because of you,we never stop!
综合ICU护理团队是一支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团队,现有护理人员15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10名,护师4名,护士1名。科室有健全的护理管理质控体系和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各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实行在护理部及科主任领导下的以护士长、护理组长、科室质控员为核心的护理质控管理体系。
综合ICU作为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科室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自2006年成立科室以来,在护理部的带领下,已经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内涵,并把优质护理服务落到实处。综合ICU护理团队从患者及患儿的心理需求入手,将病房硬件改善、软环境建设加入到工作计划中,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通过开展、细化、美化优质护理服务举措,一切从患儿角度出发,想病人之所想、忧病人之所忧、急病人之所急,提升优质护理服务。
综合ICU护理团队始终秉持着“为了儿童健康”的护理理念,不断培养专科人才,挖掘护理专业内涵,创新护理服务、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优质的护理!
呼吸科成立于2001年,目前设有2个病房和门诊呼吸中心,拥有床位96张,护理人员45名,其中专科护士4名,主管护师18名,年出院人数达6800余人次。在以家庭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理念引导下,切实履行专业照护、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及肺康复指导方面的职能,特别擅长于小儿呼吸系统危重症的护理和抢救配合、肺康复技术、特异性免疫治疗等项目。
近年来,团队系统化开展儿童呼吸系统的肺康复技术应用,包括优化通气、气道廓清技术、主动呼吸循环技术等,结合患儿的特点,通过治疗性游戏、呼吸操等进行健康宣教和呼吸功能锻炼,以提高呼吸训练的趣味性和接受度,达到肺部功能锻炼的目的;积极推进Child Life活动,加强对呼吸内镜患儿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同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对哮喘患儿进行长期全程的规范化管理,提升家庭自我监测和照护能力,改善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门诊呼吸中心由标准雾化中心和特异性免疫治疗双模块组成,雾化中心软硬件配置合理,可同时容纳40余位患儿治疗;特异性免疫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对特异性免疫治疗患儿进行长期规范化管理与追踪,目前入组患儿已达1900余例,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教学科研领域,积极开展特色化实习生带教——翻转课堂,倡导自主学习。科室内每年接收全国各地专科进修护士30余人,不断提升护理教育质量和满意度,多次获得优秀临床带教老师和管理干部。护理团队主持厅局级课题3项,发表一级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同时已连续5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护理新进展学习班,为省内外儿科护理人员提供呼吸护理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技能,不断扩大专业影响力。
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各项公益及志愿者活动,团队成员多次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同时与医生团队协作开展世界哮喘日、世界肺炎日、世界睡眠日等主题日健康宣教活动,积极投身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为儿童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起点上再出发!我们将紧紧围绕医院勇担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重任,在临床专科护理、护理教育、科研上不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成就,践行“至爱、至上、博雅、慈行”的护理使命,为患儿和家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内分泌科护理团队成立于2001年,日常护理主要涉及儿童糖尿病、儿童肥胖代谢综合征、性早熟、矮小症、各类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罕见病以及内科常见病的护理,年出院人数达5000人以上,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队伍现有护理人员20人,其中主管护师6名,糖尿病专科护士2名。两任护士长均前往美国进修学习糖尿病管理,现任护士长陈晓春兼任中华医学会青春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儿童糖尿病专科联盟成员、浙江省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和浙江省内分泌健康教育委员会委员。
随着“世界糖尿病基金(WDF)中国儿童糖尿病管理分中心”、“中国1型糖尿病整合医疗管理模式项目合作中心”、“儿童性早熟公益健康教育基地”的成立,护理团队成员积极打造的“儿童糖尿病教育管理体系”以及“青春期诊断性检查管理体系”,现已成为国内同行的标杆,每年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数十家医院护士的进修、学习和参观。配合医疗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儿童糖尿病3C疗法、肥胖儿童MMTT试验、儿童游戏性治疗教育、一日激发试验等项目。在“控糖之路,我们始终与您同行”理念的支持下,结合儿童特色和人文需求,大力推进儿童糖尿病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创新,团队多位成员在国内专科领域学术会议上多次做大会发言和主题演讲,为推动中国儿童糖尿病教育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科研教学领域,多位老师获得“优秀带教老师”称号,教育满意度始终名列前茅。护理团队现拥有专利2项,发明1项;国内期刊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 1篇,1级期刊10余篇,主持课题4项,参与药物临床试验项目10余项。执笔编写了《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护理管理规范》中儿童和青少年胰岛素泵的应用管理;在国外期刊报道了全球最低年龄患者胰岛素泵的使用经验。主持编写了国内第一本儿童糖尿病饮食科普书《糖豆巧吃》,参与编写《儿童糖尿病300问》、《手把手带你告别肥胖》、《浙里寻食——糖友寻访浙江美食》等多部专科著作。
在完成繁重护理任务的同时,团队成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项目,成立浙江省儿童糖尿病病友群“甜甜圈”,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1000多个儿童糖尿病家庭提供咨询服务;率先开展了“针心实意,护你安全”家庭注射利器回收项目;参与中国儿童糖尿病干预救助专项基金“希望小包”的设计和发放;和医生团队协作,积极完成家长学校、基层义诊、线上线下科普教育等活动,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成为浙江省青年文明号“五星级”单位。
在“做一个温暖而专业的护士”理念的支持下,内分泌护理团队始终用仁心仁爱践行南丁格尔誓言,用专业和态度,治愈和温暖每一个与我们相遇的小天使。
消化内科护理团队成立于2001年,日常护理工作主要涉及儿童胰腺炎、儿童炎症性肠病、小儿营养不良、小儿喂养障碍等在内的营养支持护理;儿童无痛胃肠镜的围术期护理;各类消化专科疑难重症胃肠病和肝胆胰疾病为主病症的护理和内科常见病种的护理,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现有专科床位50张,年收治病人3000余例/年,消化内镜诊疗3000余例/年,随访专科疾病包括炎症性肠病、胰腺炎、营养不良等300余例/年。团队有护理人员20名,包括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11名,护士3名;专科护士3名;硕士2名,硕士在读4名,本科学历14名。现任护士长陈晓飞兼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青年文明号号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静脉输液小组副组长/秘书、浙江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护理学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营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科护理联盟小儿消化组秘书。
消化内科护理团队积极探索儿童营养支持护理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儿科护理的先锋护理标杆,每年吸引着全国各地医院的护士前来进修、学习。专科护理人员配合医疗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儿童无痛胃肠镜术、小儿经皮肝穿刺术、小儿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儿童游戏性治疗教育、胃镜下异物取出术、食管扩张术等项目。在“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理念的支持下,结合小儿护理的特色和人文需求,全面优化无痛胃肠镜围手术期的宣教手段和教育方法,开展儿童治疗性游戏减轻儿童的操作性疼痛;开展儿童B超引导下PICC置管为营养不良病人建立生命通路,不断优化改进肠内、肠外的护理管理体系,为减少营养治疗的并发症、加快床位周转率提供不可获缺的力量支持。
在科研教学领域,团队每年接受实习护士30余人,并承担院校护理学院本科教学、留学生教学、临床见习工作。近5年选派2位护理人员至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美国罗马琳达儿童医院进修学习,发表SCI、一级核心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与厅局级课题5项,参编《实用儿科护理学》等在内的著作4部,在国内会议、期刊首先报道了儿童胃造瘘、疼痛管理的护理经验。
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让儿童成为更好的自己,消化内科护理团队用专业、爱心践行南丁格尔誓言,温暖着每一位折翼的“小天使”。
NICU成立于1983年,具备国际标准化的医疗护理架构,是国内最早最规范的NICU。自建科以来一直秉持国际接轨的NICU专科护理规范,有着良好的国内声誉和社会口碑,尤其在呼吸道护理管理、机械通气护理管理、专科疾病护理SOP、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管理、新生儿静脉治疗团队建设方面等都在业内起引领作用。
护理团队拥有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1名,专科护士11名,同时拥有优秀的护理研究团队,具有研究生3名,研究生在读3名,近5年年均发表研究论文2-5篇。
专科护理教育和护士培训更是走在国内前列,是全国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浙江省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浙江省小儿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具有规范的培训教育体系和评价体系,引进成人教育理论、采用问题导向教学、simulation教学等方式,进行理论至临床的落地教学。每年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专科培训护士达100多人。
新生儿科成立于1964年,拥有床位200余张,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为国内设备及条件最先进的新生儿病区之一,在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肺透明膜病、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胎粪吸入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危重症的救治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新生儿内科(1)为新生儿收治Ⅱ级病房,核定床位86张,年收治新生儿4000余例。整个科室注重团队建设、科室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是一个具有高、中、初级的人才梯队,现有医护人员56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2名。
护理团队临床工作和科研两手抓,实行科研为临床服务的战略,获得厅级课题4项,主参厅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一级期刊1篇,SCI 2篇,核心期刊6篇;院级科研综合能力处于前列。新生儿科是全国新生儿专科人才主要培训中心之一,是各市、县级儿科护士的培训基地,是浙江省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近年来为提升专业影响力,满足家长日益增加的护理需求,致力于新生儿专业前沿技术开展:PICC置管、PICC心电图腔内定位技术、外周动静脉全自动同步换血术、胃肠道外全静脉营养、亲母喂养、袋鼠式护理、智护训练、早产儿发育支持照顾、新生儿行为测定(NBNA)、新生儿行为观察(NBO)等技术,其中PICC心电图腔内定位技术在国内外新生儿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新生儿内科(2)护理团队共有护理人员41名,其中专科护士6名;在读硕士5名,本科学历4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3名。护理团队是能担负起新生儿儿科护理、教学、科研、急危重症患儿转运及抢救和预防保健、健康宣教的一支充满活力的护理队伍。
科室设床位86张,每年收治护理各种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各类出生缺陷和先天畸形等危重症患儿、重症化脓性脑膜炎、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肠道病毒感染、各种原因引起喂养困难的患儿等3800余例。
科室在危重症新生儿、长期住院的早产儿困难静脉血管通路的建立、母乳喂养推进、新生儿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及各种慢性病的延续性护理等方面促进了新生儿专科化护理发展。新生儿专科护士通过团队合作、探讨循证实践、优化各项护理流程等促进新生儿病房质量改进,同时辐射、带动全国各地区新生儿护理专业化发展之路。
科室主持与主参厅、局级课题5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参与医院每年举办的国家级护理继续教育学习班和学术年会,促进护理工作者间的交流,推动了全省乃至全国新儿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为教学医院的重要团队,科室每年接受20余所医学院校护理系实习生约三十名,来自浙江省及全国各大医院的进修护士二十余人。作为中华护理学会新生儿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重要组成科室,承担国内新生儿护理人才的教学培养工作,为全国多家医院输送新生儿护理专业人员。
急诊科护理团队成立于1997年,我护理团队主要涉及心肺复苏、各种类型休克、多发伤、重症脓毒症、重症肺炎、ARDS、急性中毒、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救治工作,年急诊接诊量达29万人以上,抢救各类危重患儿1万余人次,抢救成功率、护理质量以及服务满意度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队伍现有护理人员35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0名,急诊专科护士3名,ICU专科护士1名。现任护士长黄玉芬兼任浙江省护理学会急诊专委会委员。
2011年急诊科被评为国建临床重点专科,2014年急诊科成功创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急诊科护理团队全体成员积极为小儿重症急救工作努力。积极建立“模拟案例急救工作坊”、“骨髓腔穿刺及应用工作坊”等继续教育基地,在全国儿科急诊体系中位于领先地位,每年吸引上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护士进修、学习。急诊科护理团队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医护倡导“预防意外伤害、越过疾病沟壑”的理念,结合婴幼儿、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不同阶段的特点,用各种信息传播方式推进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各类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的进程。
急诊科已获得厅局级课题多项,申请课题资金5万余,在抢救硬件设施方面,配备各种全国领先的仪器设备。急诊科多位老师的教育满意度始终名列前茅,在高水平的带教同时,也在不断的追求自身发展,在读研究生多名。
在承担了浙江全省甚至来自于其余省份危急重症患儿的急救工作同时,团队成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项目,急诊科团队不定期在幼儿园、学校等地展开儿童心肺复苏的培训及考核,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多个社区、家庭开展咨询、培训、教育工作;和医生团队协作,积极基层义诊、线上线下科普教育等活动,赢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不畏辛劳、尊重生命,急诊科护理团队始终用敏捷而坚实的脚步和死神赛跑,为了患儿眼中日复一日的阳光,生命之花永远绽放。
其他团队
神经内科护理团队成立于2001年,承担全省乃至全国儿童神经内科疑难危重患儿的救治和护理工作,主要涉及儿童癫痫及难治性癫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神经肌肉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热性惊厥、多动症、抽动症及儿童神经精神发育障碍等疾病的护理,年出院人数达4000人以上,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护士长章毅担任浙江省神经内外科护理学会委员,目前带领团队护理人员20人,人才梯队良好,其中责任组长2人,带教秘书1人,小儿ICU专科护士1名,神经内科专科护士2人,研究生1名,在职研究生在读1人,主管护师7名,护师9名,护士4名。
在教学领域,主张教学相长,鼓励带教老师进行创新学习,教学方法多样,得到同行和学生教好的反馈。多位老师获得“优秀带教老师”称号,教育满意度始终名列前茅,每年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医院护士的进修、学习和参观。
科研领域,近几年发展较快,护理团队目前主持厅局级课题4项,发表SCI论文2篇,国内一级期刊和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专利申请成功4项,参与药物临床试验项目10余项,参与编写书籍数本。
心血管内科前身为内科心血管学组,始创于1970年,在2001年正式命名为心血管内科。目前是浙江省创新学科,拥有固定床位50张。心血管内科护理团队紧跟学科发展步伐,每年为2000余患儿提供专业照护,涉及的病种有各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高血压、川崎病、儿童晕厥、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罕见病以及内科常见疾病。尤其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心导管检查造影/介入术、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的围术期护理,川崎病并发症的护理,心律失常的用药护理,以及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搏骤停等急危重症患儿的急救配合经验丰富。
护理团队现有成员20名,其中主管护师11人,专科护士2人。研究生在读3人,本科学历17人。是浙江省护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委员所在单位。每年承担各院校的实习、见习护士100余人的临床带教任务,多人被校方评为“优秀带教老师”。近年发表论文15篇,主持或主参课题4项,申请专利5项。运用循证的方法,制定了《低分子肝素钙的注射流程》,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减少操作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为了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团队秉承“至爱、至上、博雅、慈行”的护理核心价值观,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教学、科研上不断开拓创新,为患儿和家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浙大儿院血液肿瘤护理团队成立于1972年,血液肿瘤科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小儿液肿瘤治疗中心,现为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委会主委单位、儿童组织细胞病和肿瘤靶向治疗亚专业组组长单位、浙江省小儿白血病诊治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罕见病联盟单位。日常护理有儿童白血病、淋巴瘤、组织细胞病、各种贫血及出血性疾病等的规范化常规化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的护理。年出院人数达6000人以上,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多位护理老师获得“优秀护士”称号。队伍现有护理人员60余人,现任护士长王燕青、蔡建萍、张超琅。王燕青为浙江省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专业学组委员,张超琅为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血液科护理团队是较早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的病区,护理团队成员结合血液科儿童的特殊性,积极开展ChildLife治疗性游戏,开展的项目有输液港插针、腰椎穿刺、PICC置管等项目,深受患儿喜爱,也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誉。通过多种途径对有需要的患儿积极开展安宁疗护,如院内疗护、上门陪护、线上指导等,得到家属们的充分认可。浙江省儿童血友病诊疗中心,目前登记在册的血友病患儿有450余例,每年举办血友病夏令营及冬令营活动,开展家庭自我注射培训,推进家长和患儿对血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正确的治疗理念。在科研教学领域,多位老师获得“优秀带教老师”称号,教育满意度始终保持在前列。护理团队国内期刊共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课题3项。
肾内科护理团队正式建科于2002年,日常护理主要涉及儿童各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遗传性肾小球疾病、遗尿症、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泌尿道感染、儿童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罕见病以及内科常见病的护理。每年收治各类肾脏疾病住院患者3300余人次,专科门诊数3万余人次。队伍现有护理人员24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8名,专科护士2名。科室为浙江省重点学科,科室成员兼任浙江省护理学会社区护理专业委员,浙江省腹膜透析专业委员。
针对各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遗传性肾小球疾病、遗尿症、慢性肾脏病及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诊断治疗,科室在省内儿科率先实施经皮肾穿刺活检术;MDT团队开展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溶血尿毒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等肾脏危重病人的临床抢救及血液净化、腹膜透析等措施。护理团队成员积极打造的儿童慢性肾脏病居家管理,开展儿童游戏性治疗教育等项目。科室注重教学及科研工作,长期承担进修生、实习生儿童肾脏疾病、儿科专科护士的教学工作,多位老师获得“优秀带教老师”称号,教育满意度始终名列前茅。主持科技厅课题1项,卫生厅课题1 项,教育厅课题3项,发表各类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 2 篇,1级期刊 2篇 ,参与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多项。
我们在工作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护理理念,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我们的护理队伍也在日益壮大与茁壮成长当中,我们将不断提高我们的专科护理水平,提升护理服务品质,为广大的患儿服务!
骨科创伤外科护理团队成立于1981年,日常护理有各类骨折、骨折后畸形矫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保守治疗石膏裤固定、悬吊牵引及手术截骨、先天性多指(趾)畸形、儿童肢体不等长、膝、髋内外翻畸形等具有特殊的外固定支架治疗、不同年龄段的马蹄内翻足矫形、脊柱侧弯矫形、儿童复合外伤等围手术护理。年出院人数达3000人以上,年手术量在3200左右,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队伍现有护理人员30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9名。现任护士长许丽琴、徐建仙,许丽琴为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护理学组组员,浙江省骨科护理学会委员。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与人性化关怀理念的不断深入,护理团队成员在本院Childlife专家指导下结合骨科住院儿童特色和人文需求,积极开展Childlife治疗性游戏,尤其针对骨科术前病人的体验式术前一日游项目获得家长和患儿的一致好评,每年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数十家医院护士进行、学习和参观。在科研教学领域,多位老师获得“优秀带教老师”称号,教育满意度始终名列前茅。护理团队国内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0余篇, 一级2篇,核心刊物5篇,专利4项,主持课题5项。
在“求是 仁爱 勤勉 卓越”理念的支持下,骨科创伤外科护理团队始终用仁心仁爱践行南丁格尔誓言,用专业和态度,治愈和温暖每一个与我们相遇的小天使。
小儿普外科创建于60年代初期,外科腔镜中心成立于2010年,目前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小儿普通外科诊疗专科,拥有滨江和湖滨2个病区,89张床位,护理团队拥有主管护师11名,护师14名,护士5名。
科室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先天性巨结肠、门脉高压、腹部外伤、小儿急腹症、先天性甲状舌骨囊肿、先天性鳃裂囊肿和鳃裂瘘、腹股沟斜疝等疾病有较高的诊疗水平。腹腔镜或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术、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巨脾切除术和脾部分切除术等高难度4级手术是中心的特色,与浙一和树兰医院联合成功开展的小儿肝移植术17例。自2017年始引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缩短了患儿围术期禁食禁饮时间,制定了普外科各病种导尿管拔管标准,在早期活动的安全评估和阑尾炎活动标准、苏醒期谵妄预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普外科护士长应燕承担浙江护理学会外科专业委会委员,团队现拥有专利2项,国内期刊上共发表论文30余篇,一级期刊2篇,核心期刊10余篇,主持厅级以上课题3项,参与护理专科著作编写4本。普外科/外科腔镜中心护理团队作风严谨、兢兢业业。是每一个夜晚“提灯巡视”的床边守护者;是每时每刻用心对待的行医人。始终坚持精益求精的护理理念,将不断以循证护理为依据,为患儿提供精准、专业的护理。
胸外肿瘤外科护理团队成立于2014年12月,日常护理有各类小儿实体肿瘤、各类胸外科疾病的围手术护理,并承担恶性肿瘤患儿的化疗。年收治病人数达2000人以上,年手术量在1000台左右。现有护理人员19人,其中主管护师5名,护师13名。现任护士长吕丹尼,为浙江省护理学会肿瘤护理专委员会常务委员。
该护理团队始终坚持质量为本,做精专科护理,努力提高护理质量,只为保证患儿护理安全。除此之外,她们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无微不至地为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切实将人性化护理理念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常常去安慰”。在科研教学领域,科室护士数次获得“优秀带教老师”称号,实习生带教满意度始终名列前茅。近五年护理团队国内期刊上共发表论文近10篇,专利2项,主持浙江省教育厅课题2项。
胸外肿瘤外科护理团队将始终以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为依托,在护理部的带领下,秉承“至爱 至上 博雅 慈行”的核心价值观,以专业的态度用心呵护每一个患儿,在“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烧伤神外护理团队成立于2015年,日常护理主要涉及儿童烧伤、瘢痕、血管瘤、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化疗、颅脑外伤、脊髓栓系等常见病的护理。年出院人数达4000人以上。队伍现有护理人员19名,其中专科专业护士2名。
护理团队始终秉承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为患儿提供精准化优质护理。2019年至今,为降低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率,满足患儿保留毛发的需求,护理团队开展了小儿神经外科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最佳证据实践,既降低了手术部位感染率,又保留了孩子们的头发,最大可能的满足了患儿及家长对自我形象的需求,使术后能够顺利融入社会,及时返校,得到了家长和患儿的一致好评。
烧伤后的疤痕增生也是困扰烧伤患儿的难题,团队开创的烧伤患儿康复循证之路,从患儿受伤后开始,进行了疼痛的干预、早期的运动、心理的评估和干预以及康复期的对抗疤痕按摩等,缓解烧伤应急后心理创伤,降低患儿瘢痕增生的风险,缩短了住院时间。
在科研教学领域,多位老师获得“优秀带教老师”“优秀护士“等称号,护理团队现拥有专利2项。国内一级及核心期刊上共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主持/主参课题2项。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烧伤神外护理团队始终秉持“一切为了儿童健康”的理念,呵护每一位患儿。
眼科/ENT护理团队成立于2015年,日常护理包括眼科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围手术期护理。眼科疾病护理主要是眼睑病、眼外肌病、泪器病、结膜病、眼外伤、眼眶肿瘤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护理主要是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咽旁脓肿、先天性舌根囊肿、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先天性耳前瘘管、极重度感音性耳聋、后鼻孔闭锁等。年出院人数达3000人以上,年手术量在3000左右,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队伍现有护理人员18人,其中主管护师6名。现任护士长裘妃,担任浙江省护理协会眼科专委会委员。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与人性化关怀理念的不断深入,护理团队成员在本院Childlife专家指导下结合眼科/ENT住院儿童特色和人文需求,积极开展Childlife治疗性游戏,尤其针对眼科和扁桃体切除手术术前病人开展了娱乐性游戏和医疗性游戏。并且每月月末开展家长课堂,对我科患儿及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健康宣教,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同时为了让家长更深刻地理解扁桃体术后的饮食宣教,我们制作了饮食海报,浅显易懂,受到了患儿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在科研及教学领域,多位老师获得“优秀带教老师”称号,教育满意度始终名列前茅。护理团队国内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篇, 一级0篇,核心刊物2篇,专利1项。
在“仁爱 至上 博雅 慈行”护理理念的支持下,眼科/ENT护理团队始终用仁心仁爱践行南丁格尔誓言,用专业和态度,治愈和温暖每一个与我们相遇的小天使。
心脏外科护理团队成立于1981年,在将近四十载的学科历史发展进程中,心外护理团队始终注重不断提升全体护士综合素质,在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围术期护理、单纯先心超声引导下微创伞片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及新生儿危重症先心的围术期护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较高的护理水平,同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的围术期护理及Switch术、ROSS手术、左心发育不良Norwood术等一系列复杂先心的围术期护理,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及较高的服务满意度。年总手术量1300台左右,其中体外循环手术800台左右。护理队伍现有护理人员18人,其中主管护师7人,护师9人,护士2人。护士长唐晓敏担任国家儿科联盟心血管组副组长。
心脏外科手术难度大,病情危重变化快,对护理水平及家长的照护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护理团队着重深入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加强人文关怀,每月开展Childlife治疗性游戏及家长学堂,深受患儿及家长的好评,促进了患儿术后康复。在科研教学领域,多位老师获得“优秀带教老师”及年度“优秀护士”称号,教育满意度始终名列前茅。护理团队在国内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课题1项,主参课题3项。
“将心比心,用心补心,仁心疗心,爱心护心”,这十六字箴言是心脏外科护理团队始终践行的服务理念。步步“精心”,至臻境界,以爱之名诠释白衣天使的真谛,还患儿一颗强健完整的“心”。
新生儿外科护理团队于2015年1月在原来普外科护理团队的基础上成立,目前新生儿外科是浙江省唯一的专业新生儿外科治疗中心,年收治全国各地新生儿外科患儿1500人左右,学术规模及临床、科研水平居全国前列。新生儿外科收治各种新生儿先天性腹壁畸形、消化道外科疾病和新生儿外科感染性疾病等。包括脐膨出、腹裂、肥厚性幽门狭窄、肠闭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短肠综合征、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胆道闭锁及其他胆管发育畸形等。护士队伍拥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及精湛的业务知识,全年进行新生儿PICC穿刺100余例,配合医生完成短肠综合征患儿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新生儿外科队伍现有护理人员20人,其中主管护师9名,拥有造口/伤口专科护士1名,新生儿专科护士2名。
在科研教学领域,护理队伍承担全国各大院校护理专业的临床带教任务,年均30余人次,多位老师获得“优秀带教老师”称号。同时承担浙江省新生儿护理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带教任务。护理团队国内期刊上共发表论文近10篇,主持课题2项。
科室寄语:我们不是新生命的赋予者,但我们将用心为新生命创造新的希望,给受伤的新生宝宝再一次的新生!
浙大儿院泌尿外科护理团队是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承担着80余张病床的护理工作。所有护理人员学历均为本科及以上,其中硕士研究生1名,在读硕士4名,现有主管护师10名,护师18名,护士2名。每年在核心及以上期刊杂志上共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并参与多项教育厅课题。
科室秉承着“求实、审慎、协作、创新”的服务理念,追寻“以奉献为快乐,以满意为主旨”的精神,开展高效、有序的一站式护理服务。科室拥有健全的护理管理质控体系、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强调多科室协作,全面实施ERAS方案,建立了泌尿外科疼痛、阴茎伤口用药临床护理路径标准,缩短了围术期禁食时间,减轻了患儿疼痛感,确保居家护理的延续性。
全体护理人员团结一心,用实际行动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为广大患儿创造一个温馨、安全、满意的就医环境。
内镜中心护理团队成立于2019年12月,日常护理工作主要涉及协助完成耳鼻咽喉内镜、呼吸内镜、消化内镜(胃镜、肠镜)、胃肠动力、胶囊内镜检查,复苏及内镜清洗消毒,现有护理人员 9人,包括主管护师6名,护师1名,劳务派遣2人,硕士在读1名,本科7人,大专1人。
内镜中心护理团队积极探索儿童内镜治疗的发展,每年吸引着全国各地医院的护士前来进修、学习。专科护理人员配合医疗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儿童无痛胃肠镜术、小儿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胃镜下异物取出术、食管扩张术、经呼吸内镜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激光治疗术、冷冻治疗术等三四级手术项目。在“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理念的支持下,结合小儿护理的特色和人文需求,全面优化无痛胃肠镜、气管镜的围手术期的宣教手段和教育方法,最大限度降低内镜检查对患儿带来疼痛、不适和心理恐惧。通过有效利用和改造空间、合理分配资源、科学规划流程、改善就诊体验,促进医院整体内镜水平的提高
在科研教学领域,团队每年接受进修护士10余人,采用理论学习、高仿真虚拟内镜学习、动物模型学习、临床实践等教学方法,取得进修护士一致好评。
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内镜中心护理团队秉承“至爱、至上、博雅、慈行”的护理核心价值观,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手术室成立于1960年,现已发展成为设施完善、技术优良的现代化手术室,分设湖滨和滨江两院区,共有手术间24间,包括正负压、DSA、腔镜一体化及机器人手术间等。配备四代XI达芬奇机器人、一体化超高清腔镜、蔡司和Leica显微镜等设备,为全国首家开展机器手术的儿童医院。日常开展手术有各类复杂先心、小儿实体肿瘤、出生缺陷等手术,年手术量2万余台。
手术室护理团队成员60名,始终践行“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服务模式,谨遵热心、精心、细心、耐心服务理念,开展child life个性化舒适护理,以安全医疗为核心,夯实基础、做精专科为本。手术室护理团队始终秉承无私奉献,协同努力,信任包容的团队精神,致力于提供高效和专业的服务,确保手术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