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你家宝宝耳朵旁边有这样的小洞吗?
小宝宝耳朵发炎感染了,这个位置最常发病。
关注浙医在线 关注浙江最优秀的医生
有人叫它“富贵孔” 其实是先天耳道发育畸形
浙大儿院一个月接诊200多例 6个月至3岁最常见
这几天,网上一篇题为《你家宝宝耳朵上有这种小孔吗?如果有,就要小心了!》的文章,引起了很多妈妈的关注。
文章里说,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宝豆豆,耳朵旁边有一个小洞,妈妈用手挤压了这个小洞后,发现里面有白色分泌物出来,并且会有点臭臭的气味。没想到第二天发炎了,跑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耳前瘘管,需要立刻手术治疗。
耳前瘘管是种什么病?患这种病的孩子多不多?昨天,记者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了解到,因为耳前瘘管发炎感染来看病的孩子真还蛮多的,一个月200多例,6个月-3岁最常见。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王雪飞 张颖颖
3岁男孩耳朵旁边的小洞反复感染 医生建议做手术 妈妈犹豫不决
“这已经是不知道第几次来医院了,这么热的天,简直要疯掉了!”这段时间,对于周女士一家来说,可以用身心俱疲来形容。因为3岁的儿子东东(化名)耳朵旁边的小洞反复感染,她每天都要带他到浙大儿院来换药。
周女士说,儿子刚出生的时候,就发现他右侧的耳朵旁边,有一个针尖大小的洞。当时她还挺担心的,怕是什么严重的毛病,特地抱着去找耳鼻喉科的医生咨询。医生看了后,让她不要担心,说这个不是什么大毛病,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情况,只要没有发炎感染,可以不用管它。
医生的话让周女士吃了一颗“定心丸”。回家后,东东确实健康成长,每次周女士下楼遛娃,邻居都夸她儿子养得好。直到快满周岁的时候,东东右耳旁边的这个小洞出现了红肿、发炎的症状,还有脓液流出来。
“第一次发炎感染时,症状还不是特别严重。我带着他到医院去,医生配了药,几天过后,炎症就控制住了。但从那以后,每隔一两个月,东东右耳旁边的小洞就会发生感染,反反复复,症状越来越严重。”
周女士辗转于好几家医院,几位耳鼻喉科医生的建议基本一致,都建议她尽早给儿子做手术,但她一直犹豫不决,拖到了现在。
“富贵孔”其实是先天发育畸形 会遗传 男孩发病率比女孩子高
耳朵旁边的小洞到底是怎么来的?
浙大儿院耳鼻喉科主任付勇主任医师说,耳朵旁边的小洞,在医学上称之为耳前瘘管,属于先天的耳道发育畸形。
老底子把耳前瘘管叫做“仓眼”,认为耳朵旁边有个小孔,是福气好的象征,这样的孩子是“富贵命”,将来吃穿不愁,因此也有“富贵孔”的叫法。还有人叫它“聪明孔”,认为这个孩子以后会很聪明。南京人把它叫做“猫耳朵”。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勇主任医师说,从解剖学角度来说,“富贵孔”是在胚胎发育期,发育成耳廓的第一、二鳃弓的耳廓原基在发育过程中闭合不完全所致。通俗地说,就是胚胎时期,耳朵上应该闭合的地方没有闭合好,留下了小孔。而这个小孔可能是单根管道,也可能是多根管道,通往耳道,甚至是耳后部位。
“耳前瘘管有家族遗传性,有数据显示,这种病的发病比例约为3%,而且男女发病比例约4∶1。”
在浙大儿院耳鼻喉科,耳前瘘管的孩子平均每个月能接诊200例左右,年龄段在6个月—3岁之间最常见,往往都是因为反复感染来的。还有一些刚出生的宝宝,家族中有人发现耳朵旁边有个小孔,特地带孩子来门诊咨询。
大部分孩子不会发炎感染 家长切记:千万不能用手去挤压
浙大儿院陈晓慰医生说,耳前瘘管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大部分孩子不会发生炎症感染,发生炎症感染的是少数,主要和三方面的因素有关——
1.瘘管不通畅
耳前瘘管其实和耳道类似,里面的上皮组织会脱落,皮脂腺分泌,会产生分泌物。有些孩子的耳前瘘管不通畅,瘘管内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来,时间长了,容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引起瘘管发炎。
2.内分泌物特别多
相对而言,有些孩子瘘管内的皮脂腺分泌特别旺盛,产生的分泌物也别多,即使瘘管是通畅的,但是分泌物来不及排出去,也容易引起感染。
3.身体抵抗力比较差
耳前瘘管发生感染,往往和抵抗力差有关。1—3岁的孩子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全,抵抗力相对较差,发生感染的几率也更高。尤其是冷热交替的季节,是发生耳前瘘管感染的高峰期。
有些家长反映,本来孩子都是好好的,但是用手挤压了小孔以后,却诱发了感染。这是怎么回事?
陈晓慰医生解释,挤压耳前瘘管,相当于把原来相对平衡的状态打破了,原本管道是通畅的,但受到外力挤压后,反而把管道压扁了或是变形了,导致管道梗阻,管道内的分泌物无法排出去,后面就很容易发生感染。同时,挤压也会导致炎症的扩散,加重感染症状。
此外,手上带有很多细菌,小宝宝的免疫力又比较差,家长用手挤压,进行接触,发生感染的几率就增高了。
陈医生说,有些家长还担心瘘管内有分泌物跑出来,偶尔还能闻到异味,忍不住去挤压。这大多是细菌发酵所致,挤压可能会导致上皮破损,增加感染风险。
有了一次感染后往往会反复感染 建议第一次感染控制后就做手术
“临床中,我们遇到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太小,不舍得让他做手术。认为只要把感染控制住了就好了。实际上,这是治标不治本的。”
陈晓慰医生解释,孩子之所以会发生耳前瘘管的感染,是因为具备了一些先天不足。比如耳道容易梗阻不通畅,或者瘘管内分泌旺盛,或者是抵抗力差。只要这些先天不足的因素没有改变,后面就会引起反复感染。
“一旦发炎感染,孩子每天都要到医院来换药,一般要连续用药2个星期,有些严重一点的甚至要一个月。而且对孩子来说,换药的时候其实蛮痛的。最重要的是,就算这次感染控制住了,后面还是很容易发生再次感染,反反复复。而且每次复发,创面会逐渐增大,后期再做手术也更加困难,还会留下大的疤痕,影响美观。如果缝合不了,可能还需要皮瓣移植。”
陈晓慰医生说,“临床上,我们往往建议,只要孩子的耳前瘘管发生了一次感染,在感染控制好以后,家长应该及时带着孩子到耳鼻喉科门诊咨询,该做手术的不要拖。”
市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勇也建议,耳前瘘管反复感染,会增加后期手术的难度。为了防止再次感染的可能,还是应该尽早手术。
做这个手术并不复杂,主要是沿着瘘口,将整个瘘管以及周围囊袋、粘连软骨等切除干净,手术时间一般30分钟到一小时,有个别比较复杂的情况,相对耗时会久一点。
感染部位尽量少碰水 大头针、牙签等异物不要插进去
有家长问,如果孩子有耳前瘘管,是不是不能游泳?包括洗头、洗澡都要非常注意?
陈晓慰医生说,有瘘管的孩子,发生感染的毕竟是少数。只要没有发生感染,游泳、洗澡都是不影响的。但是一旦发生过感染,那么今后发生反复感染的几率很大,还是建议感染部位尽量少碰水,保持耳部干燥,减少复发几率。
“有些小朋友的瘘管内分泌物多,会有白的分泌物跑出来,这时候往往忍不住用手挤。其实我们建议用棉签蘸碘酒进行消毒清理,千万不要用手挤。更不能因为好奇,将异物塞到瘘管里,这样会增加感染几率。”
在门诊中,陈晓慰医生曾遇到过用细针头、牙签等,塞入耳前瘘管的孩子。网上还有网友说,小时候经常用大头针的帽子那头进去,出来就有难闻的分泌物,结果后来发炎了。更有甚者,说小的时候调皮还曾把一整根自动铅笔芯塞进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