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4-16 10:20:35
浏览量:277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肠道功能障碍性疾病,其腹部不适或疼痛与排便或排便习惯改变有关,并伴有排便异常的表现,且没有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证据。
流行病学 IBS发病率因性别、年龄和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根据罗马Ⅰ标准,北美地区初中生IBS患病率为6%,高中生患病率为14%。
生理及心理特征 遗传易感性、胃肠动力紊乱、内脏高敏感性、激素改变、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精神障碍和家庭影响等被认为是参与因素,脑肠轴功能失调与IBS的疼痛和动力紊乱有关。
IBS患者常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父母的IBS病史对子女发病有显著影响。
临床评估 如腹痛症状符合罗马Ⅱ的IBS标准,体检无异常,生长曲线正常,无报警症状,则强烈提示IBS诊断。
在患者首次就诊时,就应仔细询问其病史、胃肠道器质性疾病或功能性疾病家族史,以及症状发作相关的感染及应激事件。询问患儿和家庭心理社会方面的病史,将有助于对患儿的诊断。
治疗 首先应确定患儿的全部症状,解释症状改善的可能性,解除患儿及家长的顾虑,告知焦虑可加重病情,寻找并处理社会心理问题和症状激发事件。
治疗措施应该遵循由简单、安全到复杂的原则,逐步进行。很少有证据表明,饮食调整可改善肠道症状和粪便性状。可辅以药物治疗,有关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报告较少,薄荷油胶囊可减轻腹痛的程度。心理治疗(催眠疗法和认知行为治疗)可用于腹痛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