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儿院一个月接诊20多个腹大如球的宝宝,小儿肿瘤发病六成以上发生在三岁前

发布时间:2017-04-10 16:36:38 浏览量:822

粗心爸妈以为孩子长得快

却没想是神经母细胞瘤作怪

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王雪飞

1.jpg

三个月的宝宝腹部大得像排球

春暖花开,气温回升,大家迫不及待脱去冬天厚重的外套,换上轻薄的春装。结果,一些家长在小孩衣服穿少了之后才发现,孩子的肚子异常的鼓,夸张的甚至大得像个排球。

三月份以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共接待了二十多例这样的患儿。肚子鼓鼓的,里面不是气体,而是实打实的肿瘤。

早就发现宝宝肚子大

却以为是孩子长得快

看着这些小病人,浙大儿院肿瘤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王金湖十分心疼。

温州的苏苏(化名)今年一月份出生,现在正好三个月大,是家里第二个宝宝。

苏苏出生后没多久,爸爸妈妈给她做肚脐护理的时候,就发现她的肚子有点大,奶奶也注意到了这点。但他们觉得,孩子出生后乖得很,一向不哭不闹,能吃能睡,不会有什么毛病。爸爸说,“我们还以为她肚子大说明长得快,发育得好。”

一个多月后,家人带着孩子到卫生院打预防针,才被建议去医院做个检查。当时B超显示腹腔占位,但他们还是没有充分重视,以为可能只是皮下血肿,过段时间就好了。

直到三月份,苏苏出现发烧、呕吐的症状,家人这才慌了神,再次带着孩子到医院做了CT。在当地医院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后,小孩转院到浙大儿院。

这个时候,苏苏的肚子已经鼓得像个排球那么大,小小的肚脐眼都被挤得凸了出来,肚皮上的血管清晰可见。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先对她进行了化疗。一次化疗后,她的肚子已经小下去不少。

苏苏的病情虽然有一点延误,但还有治疗的机会。另一个两个月大的宝宝,因为父母的疏忽,在出生后不久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个孩子的父母都是贵州人,两人在永康打工。由于打工比较繁忙,他们都没发现孩子肚子出现异常。

到浙大儿院就诊时,孩子的肚子也已经鼓得很大。住院没几天,他就因为肿瘤压迫肝脏需要紧急手术。尽管医生已经尽了全力抢救,但最终没有挽回他的小生命。

三岁前是高发期

洗澡摸全身很重要

之所以患儿的肚子会鼓成球,是因为小儿肿瘤如果任其发展,很容易长得巨大无比,而且越到后期生长得越快。

但大多数小儿肿瘤是良性的,少数恶性肿瘤也比成人癌症的治愈率更高。以肝母细胞瘤为例,在不发生转移的情况下,小儿的治愈率可达95%以上,这在目前成人的治疗中是难以企及的。

王金湖解释,小儿肿瘤绝大多数来源于中胚层或间叶组织细胞,是由不成熟的胚胎组织发展而来,相对而言,对化疗更敏感,因此治疗效果也好得多。

总的来说,小儿肿瘤的高发期是三周岁之前。王金湖曾对浙大儿院十年来小儿肿瘤的数据进行过统计,发现三周岁之前的患儿达到60%左右。

由于几乎所有小儿肿瘤在胚胎发育时就存在,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所以,孕妇产前的诊断和筛查是小儿肿瘤的第一道防线。一旦发现孩子有患肿瘤的风险,那出生后就要第一时间检查。

如果错过了产检,或者在产检中没有发现问题,王金湖也建议家长在孩子三岁之前,每年都给孩子做一个腹部B超,不要等症状很明显了才来就诊。

除了体检,家长还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惕。被誉为“中国小儿外科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有一句口诀,“洗澡顺序摸全身,预防肿瘤被漏诊”。也就是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顺着孩子的脖子、腋下、腹部、四肢摸一边,如果摸到异样的肿块,要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