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余载务实尽责 成就行业典范——首届浙大“好护士”获奖者楼晓芳优秀事迹

发布时间:2015-03-19 15:54:38 浏览量:2239

1月15日,由浙江大学设立的首届“浙江大学好医生、好护士”评选活动,在历经四个月的激烈角逐后终于揭晓。我院主任护师楼晓芳,从15000余名医护人员当中脱颖而出,与其他9名浙江大学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共同成为了首届浙江大学“好医生、好护士”。

楼晓芳,1963年出生,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儿科ICU护士长兼大内科科护士长,浙江省护理学会ICU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2007-2008年度浙江省优秀护士。她1982年从护校毕业后便被分配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工作,1984年被选拔为国内第一批儿童ICU护士,从此一干就是30年。

30年间,楼晓芳一步步从一名初级护士成长为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乃至儿院首位、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主任护师。从一名青涩护士蜕变为护士长、大内科科护士长,再到如今护理教学管理岗位的资深护士、硕士生导师,她的人生轨迹看似平凡,却又不失隆重,仿佛情理之中,却是传奇有余。

爱岗敬业 矢志求索

从护校毕业后,楼晓芳分配到了我院,尽管面对的护理工作更为细致繁琐,但她没有放弃,相反的,两年后她以出色的表现被选拔为第一批ICU护士。

ICU,即重症监护病房,一个在行业内被称之为“可能跨越了人类领域的地方”,护理的都是身上插满各种管子、命悬一线的早产儿、新生儿和急危重症患儿,稍有差池,就可能危及患儿生命。

这份既考验体力、耐心、技术,又挑战心理素质的高强度工作,让楼晓芳身心高度紧张,但最终她都坚持下来。在ICU每天聆听着的生死对话,面对着的生命无常,她更加坚定了决心:一定要付诸更多的精力和耐心,来护理好每一位患儿。

1993至1995年,因为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楼晓芳被医院选派到新加坡国内大学医院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进修,学成回国后被任命为ICU护士长;2010年被选派到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儿童医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进修,带着专业前沿技术归国的她,又被医院任命为大内科科护士长兼PICU护士长。在外人看来,她的成长之路满是坦途,但楼晓芳付出的努力超出常人。

从护校出来时,楼晓芳凭借着对这份工作的热忱读取了浙大的护理本科,并不断努力考取了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最终成为了医院首位主任护师,被聘为硕士生导师。她始终铭记着当年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救疾恤患,慎独奉献”。白天,她跟科室里的小护士一起给小病号擦身、喂奶,下班后手机常年24小时开通,一旦电话响起,就立刻赶往医院,回到小患儿身边,用她高超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打开无数小病患生命的绿色通道,撑起了一个个家庭的希望。即便有些小生命最终无可挽回,她也会耐心地抚慰家长,整晚守护在患儿身边,为他们做临终护理,让这些小生命获得生命最后的一丝尊严,也让家长们得到安慰。她很少享受过轻松的周末,却从未抱怨过一句。“她的护理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却写满了简单而平凡的爱。”

日复一日的工作难免机械重复,也琐碎繁杂,但她对自己身兼“长”字的要求却始终没变:努力做到严于律己,严格要求,并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带动他人。多年来,她有一个习惯,每天提早上班探视每一位患儿,了解夜间护理工作质量,分析潜在的护理风险;下班时,检查并评估危重病人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做好充分的人员、药物、器械等准备后才离开。她带领下的ICU总是井然有序,忙而不乱,每天都处于高效良好的运行状态,即使在病人维权意识日益增长的今天,她所在的科室也从未发生过任何护理纠纷和不良护理投诉,护理质量一直名列前茅。

思勤巧学 常创佳绩

孔子曾说过:“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楼晓芳不仅富有爱心,兼具娴熟业务能力,还是善于思考、勇于挑战护理技术的优秀护理人才。28年前她参与了建院以来体重最轻的早产儿护理。小患儿早产3个多月,体重只有700克,当时ICU对治疗和护理这个极低体重宝宝并无经验。经过大家2个多月的治疗和护理,小家伙最终长到1500多克并健康出院,孩子的父母也由衷表达了感激之情。但楼晓芳每每想到因为输液技术方面的局限徒增了早产儿的皮肉之苦,尤其是孩子的手脚和头皮被扎得千疮百孔时,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改进输液技术,减轻患儿痛苦。

1999年,北京刚刚引进了一种先进的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这项技术只要将导管插进患者中心静脉,就可以在体内留置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大大减少了小病患外周静脉穿刺的痛苦。得知这一信息后,楼晓芳既兴奋又激动,立刻向医院申请了去北京学习这项新技术的机会。学成回来之后,她又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通过不断摸索,终于在一位早产患儿身上得到了首次成功实践。随后,当PICC技术在本科室逐渐成熟,她又协助医院血液科、消化科、神经科、外科等科室开展这项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同时也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萧山医院等等多家医院的NICU进行了推广。PICC技术的广泛临床应用,不仅为治疗和抢救患儿开辟了最快捷、最可靠的生命通道,造福了无数的小病患,也为省内外护理技术的提升做出了卓越贡献。为了这项技术能更好地开展,只要其他科室或医院有需要,她总是随叫随到,手把手地指导其他护士进行操作,楼晓芳所在的科室也成了省内外PICC穿刺和护理的学习基地。

与此同时,楼晓芳针对临床应用中所发现的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申报了《PIC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仅这一课题就撰写了相关论文6篇,从多角度论述了PICC在新生儿和儿科病人应用中各类问题的处理,对临床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为了更安全地放置PICC导管,她还不断学习和引进新技术,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技术。针对反复困扰临床医护人员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问题,她进行了“儿科危重病人股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探讨和预防”的课题研究,探索了一套在临床行之有效的导管相关血栓的预防方法和早期干预措施。此外,她和团队成员还将血液净化技术应用于儿科危重病人的治疗与抢救,挽救了许多原本可能失去治疗机会的危重患儿。

作为一名护士,楼晓芳无疑是成功的,她以一己之力,给了无数生命最大的可能。而作为一名老师,她同样非常成功。现如今已基本从事临床教学工作的楼晓芳,每年不仅要负责实习护士的培训、医院各级层护士的培训、进修护士的指导,还要培养一批批ICU专科护士以及医院年轻的护士长,并且受邀于城市学院、中医药大学等进行授课。她以出色的业务水平、三十余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知识,不仅在同事、同行、学生和进修护士中均拥有他人无法匹及的高度评价,也在国内外的护理领域内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曾多次受邀为国内多家医院进行护理培训和指导。

尽管工作很忙,但楼晓芳还是会挤出时间,不断对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然后与同行分享。她参编的书籍包括《实用儿科护理学》《手足口病》《小儿ICU专科护士培训教材》《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及风险防范》以及《儿科护理流程及应急预案》等等,同时还是《护理与康复》杂志的编委;以第一作者的身份撰写了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在《中华护理》杂志上发表,其中3篇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楼晓芳说:“我们每个人都会生病,能通过我的钻研和努力,让病人的痛苦减轻一点,再减轻一点,得到尽可能好的护理,这就是我的工作”。

身先士卒 勇担重责

2003年“非典”爆发,首当其冲进入隔离室,照顾一例疑似“非典”的患儿,当她将患儿抱起称重时,患儿气管内的分泌物都喷洒在她的隔离衣、口罩和脸上,而她全然不顾。

2004年春天,禽流感悄然袭击,春节期间一直坚守岗位尚未回家探望父母的楼晓芳,再度站在了危重患儿身旁。她所在的科室收治了1例11岁的禽流感患儿,她每日进入隔离病房,与抢救组的医护人员共同护理患儿,同时为其他疑似病患安排隔离物品、护理人员及抢救工作等等。

2006年,依旧是春节期间,禽流感再次来袭,一名患儿病情危重,已经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应用,同时还有胸腔闭式引流,由于担心疾病可能导致的传播和扩散,卫生厅决定将患儿送到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隔离治疗。楼晓芳二话不说,穿上防护服就跟随救护车为病人挤压复苏皮囊,将病人平安送到市六医院。

2008年初夏,重症手足口病开始在浙江流行,死亡病例不在少数。楼晓芳一边提供护理治疗,一边查阅大量的资料,发现早期确诊病例、早期干预对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抢救会有帮助,于是又开展了“小儿手足口病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法”的临床研究,通过该评分法较客观地评价患儿病情,为许多手足口病患儿赢得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2009年,H1N1甲型流感病毒在世界各地爆发流行,一时间大量H1N1重症病例送入监护室抢救,每位患儿不仅病情危重、护理难度大,而且传染性极强。楼晓芳依旧临危不惧,再一次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此外,2000年联体女婴的抢救、2011年被“最美妈妈”吴菊萍双手接下的坠楼女孩妞妞的抢救以及2014年公交车纵火事件烧伤患儿的抢救等重大事件,都曾牵动了成千上万人的心,最终孩子们都顺利康复出院,而这些都离不开楼晓芳以及她所带领监护室护理团队不分昼夜的共同努力和精心护理。

她从来都没有豪言壮语,却一次次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所有灾难、疫情面前,始终奋战在最前线,并且始终奋战到最后一刻,她忘我的付出,赢得了如潮的好评。

此次浙江大学设立“好医生、好护士”奖旨在发掘更多富有爱心、真正优秀的医护人员,为医患双方提供一个相互了解的公共平台,促进和谐的医疗关系。而楼晓芳正是这样一名当之无愧的传播爱心、引领良好行业风尚的最佳人选。作为技、术、德、仁兼备的医者,她用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感动着一群人。32年,她将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浙大儿院的护理事业,坚持着最朴素、最本真的职业追求,她以全心付出,刻画着她对生命的敬畏。她以高超的护理技术给予患儿最平凡、最无私的人间大爱。

民进省儿童医院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