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儿院隔离病房住着浙江最小的新冠肺炎患儿,小护士现学喂奶换尿布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冰清 通讯员 王雪飞
浙大儿院感染科的隔离病房里,肉乎乎的菁菁(化名)在护士阿姨怀里吮吸着奶瓶,时不时发出几声小奶音。她是目前浙江最小的新冠肺炎患儿,只有3个多月大。
抱着她的护士全副武装,身穿隔离服,头戴隔离帽,眼睛上同时架着近视眼镜和护目镜。隔离病房护士长黄国兰说,团队里小护士没结婚没生娃,也被迅速训练成了带娃高手。
小护士满腔热血上一线
看护浙江最小的新冠肺炎患儿
浙大儿院滨江院区门诊楼边上是一幢3层楼的感染科病区,这是医院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的主战场。门口,只有少数戴着口罩的家长孩子进进出出,一切显得平静安宁。但病区里面,一场无声的战“疫”早已打响。
浙大儿院急诊、PICU副主任叶盛负责医院新冠隔离病房,他告诉钱报记者,这幢楼包括收治确诊患儿的负压病房,观察疑似患儿的留观室,以及隔离门诊和普通发热门诊。
从1月22日起,医院就集结了一批优秀的医护人员入驻,1995年出生的护士劳钰燕是其中最小的一员。一个95后的少女,平时还喜欢戴猫耳朵头箍卖萌,关键时刻却“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时一点也不害怕,觉得上一线是特别热血的事情,这就是我们护士的责任和信仰。”
一天凌晨,已经确诊的菁菁转到浙大儿院,独自一人住进了负压病房。3个月大的她没有断奶,不会说话,只会用哭、笑表达自己的感受。
由于转运匆忙,菁菁的家人没有时间为她准备行李,入院后连一件换洗的衣服都没有。黄国兰见她的衣服湿了脏了,主动为她买了一套粉色的衣服。随后,各科室陆续支援了摇铃之类的小玩具和纸尿裤,冷冰冰的负压病房多少添加了一丝温馨。
戴着护目镜找细小血管
也要尽量保证一针见血
叶盛主任说,目前针对新冠肺炎儿童的治疗经验还相对欠缺,好在菁菁属于轻症患儿,身体状况一直比较平稳,“我们的医生主要进行对症治疗,并给予呼吸支持、循环支持,时刻监测她的生命体征。”
大部分时候,菁菁都很乖巧,不哭不闹,还常常被护士逗得笑起来。但毕竟是3个月大的小婴儿,又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她偶尔难免会不配合医生护士的检查。
为了提高治疗效率,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医生专门运用了一些高科技手段,比如用可以录下心跳声的无线听诊器来代替传统的听诊器,这样就降低了穿隔离服听诊的难度。为患儿进行专家会诊,也是通过远程视频进行,院领导们也通过视频了解孩子的病情变化。
小朋友的血管像自动铅笔芯那么细,平时抽血都很困难,穿戴上隔离装备后更是难上加难,“护目镜上的水汽会挡住视线,我们的护士要比平时更细心、耐心,才能完成这项工作。但这段时间观察下来,大部分护士技术都过关,能做到‘一针见血’。” 黄国兰护士长说。
照看菁菁的护理团队中,不乏劳钰燕这样年轻的新护士。以前,她是带娃小白,经过护士长和其他同事的紧急培训,她现在已经能敏锐地捕捉到菁菁拉粑粑的信号,并熟练地换上干净的纸尿裤。
每隔3个小时,护士就要穿着隔离服给菁菁喂一次奶。尽管体内遭受病毒的侵袭,但小姑娘胃口不赖,体重长到了8公斤,小胖腿像一节节圆鼓鼓的大白藕。
一线后方紧密配合
同事互相守望打气
“没有怨言,氛围好,心很齐。”作为新冠隔离病房的总管家,叶盛主任这样评价手下的这支战斗团队。每一天,他都见证着一点一滴的感动。
工作了一天的护士脱下隔离服,摘下口罩,鼻梁被磨破了皮,耳朵被扯得通红;
为了最大程度利用医用物资,医生护士等到饭菜凉了才从隔离病房出来吃饭;
交接班时,隔离病房的刘娟娟医生把“省”下来的一套隔离服送给同事花旺医生;
身穿隔离服的门诊医生值班时不便休息,后半夜一直坐到天亮;
住院总医师陶孝芬,每天接听和拨打的联络电话超过90个;
…………
当前方医护人员和病毒正面抗战时,后方的研究人员也在研究室里加班加点。
对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是目前临床抓住致病元凶最可靠的方法。实验检验中心党支部书记尚世强带领科室成员紧急应对、加班加点,23个小时就完成了预计需7天的核酸检测项目前期准备,为临床提供了最有力的武器。
为了抗击此次疫情,浙大儿院职工们都放弃了春节休息,战斗在抗疫情最前线。医务科、护理部、重症监护中心、院感科、感染科、实验检验中心、病理科、放射科及后勤保障部门等各个方面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叶主任说“目前,患儿情况很平稳,但这不是隔离病房这个小团队孤立的战斗的结果,而是整个医院做我们的后盾。党委书记舒强、党委常务副书记李强做了全面的布局,常务副院长傅君芬带领医务科长从头到尾和我们一线医生一样,没有休息过一天。上下同心才有这样的局面。”
春节期间,作为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浙大儿院组织专家组起草儿童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指南。1月31日,浙大儿院发布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指南 (试行第一版),进一步规范儿童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