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竟坐取暖器上看电视……
首席记者 纪含羽 通讯员 王雪飞 文 蔡郦 制图
龙龙家用的就是这种取暖器。
病床上的龙龙双侧大腿烧伤情况严重。
因为腿部被烧伤,10岁的龙龙(化名)躺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的病床上,每到换纱布时,孩子都痛到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放眼病区,目前和龙龙同在住院的严重烧烫伤小患者多达十几例。
昨天,记者从浙大儿院获悉:自2018年11月底以来,烧伤整形科已经收治住院40多例烧烫伤孩子。过去一个月,门诊每天都能新收治烧烫伤小患者三四例,一个月有近120个孩子因为烧烫伤来就诊。
10岁男孩坐到取暖器上
裤子被点燃烧伤了大腿皮肤
在病房门口,龙龙的奶奶回忆了事发当天的情形。
元旦期间,因为气温较低,龙龙在屋里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看动画片,房间里放着一个取暖器。龙龙家是两层小楼,妈妈陪着看了一会儿电视后,上二楼收拾家务去了,没一会儿,却听到龙龙尖锐的哭喊声。冲到楼下一看,龙龙的裤子被取暖器点燃了,他痛苦地在地上打滚。原来,妈妈离开后,顽皮的龙龙坐到了圆墩形的取暖器上,致使裤子被点燃。
妈妈赶紧扑灭了龙龙裤子上的火,但孩子大腿上的皮肤已被烧得通红。
妈妈赶紧把龙龙抱到水管下冲冷水,可又担心龙龙着凉感冒,冲洗的时间并不长。很快,龙龙被送到当地医院,由于这里没有烧伤科,龙龙又被转运到浙大儿院。住进病房时已经是凌晨4点了。
经诊断,龙龙的皮肤达到3级烧伤,需要植皮手术,而且以后的皮肤外形和生活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冬天是烧烫伤高发季
浙大儿院每天新增三四例患儿
每年的夏天和冬天,烧伤整形科就特别忙碌——夏天因为孩子穿得少,皮肤暴露面积大,容易被烧烫伤;而冬天,由于家庭取暖措施使用不当,发生烧烫伤的孩子数量也会明显增加。
浙大儿院烧伤整形科副主任医师姜润松介绍,最近一个月,因烧烫伤而住院的小患者有20多例。大多是在取暖时烧伤、烫伤,且情况比较严重。除此之外,门诊每天有三四名新增烧烫伤患儿,以1-3岁为主。
龙龙的隔壁床,一个妈妈正在给一个看起来三四岁的小男孩喂饭。男孩头上被纱布包得严严实实,一张小脸通红,上面全是疤痕。妈妈说,家里烧了炭火取暖,一不留神儿子把炭火盆的盖子掀开了,自己又没站稳,一头栽了进去,面部、头部烧伤得严重。
“综合来看,烧烫伤的孩子以1-3岁为主,很多是刚会走路,走不稳,容易烫伤。还有的孩子好奇心重,看到火炉、取暖器等光热的电器,会凑上去看或者触碰。”姜润松说。
要警惕“低温烫伤”
热水袋、暖宝宝都能烫伤皮肤
“烧烫伤不像其他病好得那么快,需要较长的恢复周期。”姜润松说,自己门诊有个被热水袋烫伤的孩子,来门诊换药时间就持续了1个半月。
姜润松介绍,这些年,因热水袋漏水被烫伤的病人少了很多,被低温烫伤的病人却直线上升。除热水袋外,暖宝宝也易导致低温烫伤。很多人隔着薄薄的棉毛衫贴暖宝宝,有的人把暖宝宝贴在腰部后忘记拿掉,几小时后就是一串水疱,稍不注意还会感染加重。不少孩子的伤口一个多月都没有长好,来医院一看,都是低温烫伤。
对于低温烫伤很多人有疑问:都到了能烫伤人的程度,为什么使用者却没大感觉?杭州烧伤专科医院烧伤科主任傅智慧解释,这是因为人体皮肤对不同温度的热源有不同耐受度。一般人体接触70℃的物体持续1分钟,60℃的物体超过5分钟,高于45℃的物体两小时以上,就会造成皮肤烫伤。
“当人体局部与高于体温又低于45℃的热源接触时,并不会产生明显的痛感,长时间接触后,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会因适应而麻痹。”傅主任说,虽然温差小,但相对低热的持续作用,会使人体表层组织脱水缓慢,热容量大,向深部组织传导的热量多,使深部组织的热损伤逐渐累加,从而导致低温烫伤。
●提醒
被烧烫伤后要做好这三步
“孩子一旦被烧烫伤,第一要立刻离开热源;第二要用冷的流水冲洗被烫伤处,让局部温度降下来,将伤处的衣物除去,将伤处浸泡在冷水里,泡到疼痛感不明显之后敷上纱布;第三立即去附近医院就诊。”浙大儿院烧伤整形科住院总陈姝灵提醒。
别让宝宝皮肤直接接触热源
冬季如何给宝宝保暖?姜润松建议最好是大范围取暖,比如说打空调等,注意皮肤不要直接接触热源。选择热水袋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超过使用年限的千万别再用了。另外,孩子对温度的反应相对迟钝,不建议使用热水袋、暖宝宝,避免造成低温烫伤。
两位专家共同提醒,家长应把家里开水壶等盛放热液的物品放在安全位置,例如桌子的里侧,避免孩子触碰到。此外,洗澡水要先放冷水再加热水,防止孩子误入洗澡盆导致大面积烫伤,睡觉前,热水袋、电热毯等取暖用品应提前拿走、关掉。
用土方子涂抹皮肤不可行
“除了冷水冲,千万不要在皮肤上涂抹其他东西,像酱油、醋、锅底灰之类的都不要乱用。”姜润松说,曾有一个小患者被烫伤后,父母用了各种草药敷在伤口上,结果送到医院后伤口感染非常严重导致破伤风。
他提醒,红花油、青草膏等宣称有治疗烧烫伤的产品最好也不要使用,最好的方法就是冷水冲洗后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