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酷热难耐,在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不断穿梭的医护人员与疾病奋战。当天13小时的蹲点,于记者而言似乎漫长,于医护人员而言,却仅仅是他们工作日中普通的一天。
12日12∶00
在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口,记者看到很多私家车排队等着进门,从儿康路的入口一直排到滨盛路省疾控中心的大门处。
急诊室内人来人往,小患者意外伤害排在头三位的是烫伤、车祸伤和高处坠落伤。当天,抢救室已收治3个因车祸受伤的孩子。一名来自德清的3岁男孩正在接受检查,他的脑部和腹部都需要做CT。此前,孩子从店门口跑出去,结果被驶过的货车撞伤,右脚被车轮碾压,紧急送到杭州时还血流不止。
12日15时
7岁的小杰等待做腹部CT检查。他住在金华,爷爷早上骑电动车送他去上暑期培训班,快到校门口时被货车撞倒,爷爷在当地医院救治,他由于伤势严重被送到浙大儿院,头部有创伤出血,右上臂被货车轮胎碾压,需要做植皮手术。
16时20分,医生告知,来自德清的3岁男孩可能要被截肢。现场妈妈、奶奶哭成一片,骨科医生说会全力保右脚。爸爸扑通一声跪下来说:“保住孩子的脚啊!求求你了医生!”听到这些,记者内心里一阵心酸。
12日19时
暑期儿科就诊的高峰期,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傍晚。抢救室大厅的8张床位,到19时30分前都是满员状态。晚班值班护士俞小平对记者说:“没想到今天这么多病人,快忙到飞起来了!”
抢救室的高峰结束,夜门诊的高峰接着拉开大幕。
到20时29分,二楼的内科夜间门诊已经排到340号,孩子和家长们几乎将门堵住。急诊外科医生章培良说:“晚间急诊最忙时接诊140到150个患儿,二十几个清创包还不够用。”
12日22时10分
就诊高峰过去,但22时许,位于门诊二楼的床位输液区,叫号还在继续。这时,抢救室来了一个从两米左右高的楼上坠落的小女孩,做了脑部、四肢和颈部CT检查。护士告诉记者,目前检查发现,女孩四肢问题不大,但颈部可能存在问题,待会儿专科医生会来查看。
当天值后半夜班的急诊创伤外科医生胡中南告诉记者,他们平时在急诊做得最多的是清创和缝合,多的时候,一个晚上一个人要为10多个患儿缝合。“我们每天都处在战斗状态。你在那里给病人缝合,看着诊室叫号系统上的数字显示还有很多人排队,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胡中南说。
急诊室里不乏温情。章培良告诉记者,今年5月,一个家长抱着治愈的孩子,特地从丽水带水果赶到杭州来表示感谢。这个孩子伤在脸上,因为伤口缝得好,避免了孩子毁容。“其实,大部分患者都怀着感恩的心而来,能治好他们是让医生很开心的事。”章培良说。
23时59分,一个孩子被家长抱着急匆匆地送到抢救室:孩子烫伤了!原来6岁的孩子在晚上洗澡时,不小心滑倒,一屁股坐到装开水的脸盆里,整个屁股和下体被烫伤。“烫伤后,他奶奶给他涂了酱油。”孩子妈妈告诉医生。胡中南告诉记者,男孩体表13%烫伤,属于二度烫伤。
统计数据显示,7月12日急诊和夜门诊共收治病人1252人。
过了零点,已经平静了1个小时的抢救室又热闹了起来,一下子涌进了3个小患者和八九个家属。一楼急诊科的两个急诊挂号收费窗口开放,后半夜就诊的家长排起了长队。记者从俞小平处了解到,后半夜医院预计还会收治200多号病人。
13日凌晨1时
记者还坚守在医院。看来,这将是一个忙碌的不眠之夜。本报记者将通过浙江新闻客户端继续不间断播发新闻。
【记者手记】仁心抚伤痛
12日晚9时,记者想静下心来写稿子,但背后的留观室里还有孩子在哇哇大哭。斜对面的抢救室大厅,突然有家长大嗓门说话。我忍不住站起来,过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跑医疗卫生线两年,记者已对各种疾病和疼痛,自我感觉已经有较强的免疫力。
但是在抢救室,当骨科医生用平静的语气说出“这个脚要截肢”时,孩子的爸爸和奶奶立马扑通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恳求医生保住孩子的脚;孩子的妈妈也嚎啕大哭起来。
孩子是家里的宝贝,是每个家庭未来的希望,这样的身体残缺,家长如何能够承受?面对此情此景,记者的眼泪也忍不住流下来。但医生没有哭,她必须冷静地和家长说清楚可能发生的情况,让家长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记者站在抢救室,看着那位跪下恳求医生保住儿子脚的父亲,看着母亲为出生才4个月、患肌肉萎缩症的孩子喂奶,看着为孙女体温上升不断给她搓手的奶奶……人世间既温情又有些残酷的画面,此刻似乎都汇集在这方小小的抢救室。
这里,有太多的疼痛、焦虑和泪水。只有不停奔走的白衣天使,能够抚平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和不安。四五个小时下来,记者们几乎没坐下来休息。而这些医护人员们早已习以为常。
这样的晚间,不断穿梭其间的医护人员还在奋战。13个小时的蹲点,于记者而言似乎漫长,于医护人员而言,却仅仅是他们工作日中极普通的一天。
希望通过我们的记录,能让医患之间有更多体谅和理解。
【浙江新闻+】让孩子远离意外伤害
1.对年龄较小的孩子,不要把他(她)一个人留在家里,意外往往在此时发生。孩子醒来发现大人不在家会非常害怕,看到有光亮的窗户就想出去。所以,窗边不要放小凳子、小床。
2.避免交通意外。家长应反复教育孩子注意交通安全,不要闯红灯,还要示范他们怎么过马路,如何远离汽车视线盲区。骑自行车、电动车等不要载小孩。
3.热水壶等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洗澡时,很多人习惯在澡盆先倒热水,再兑冷水,这样一来,孩子很容易在大人去提冷水的时候被烫到。
4.车里准备安全座椅。孩子如果坐在副驾驶位置或被大人抱在怀里,不幸发生车祸时,孩子往往伤得最重。对孩子来说,普通的安全带不安全,安装安全座椅才可靠。
5.请家长告诫孩子,千万不要去水库等处游泳。就算会游泳的孩子,去泳池也要有家长陪同。
6.为预防肘关节骨折,孩子玩滑板、轮滑等要做好护腕、护膝等防护措施。
7.远离暴力玩具,家长要尽到监护人的义务,注意“熊孩子”的动向,使他们远离危险和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