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年是手足口病疫情发病“小年” 发病数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黄梅天里 孩子有发烧情况要特别注意

发布时间:2017-06-16 11:34:16 浏览量:829

图片6.jpg

近四年我省手足口病发病数据统计 数据来源:浙江省卫计委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进入发病高峰

记者 王真 谢谨忆 通讯员 江歆 王雪飞 郑佳 制图 高薇

这两天,一则关于我省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发病再次拉响警报的报道,在网上传得很广。报道说,温州黄先生的儿子今年6周岁,上幼儿园大班。上个月中旬开始,不断有家长在微信群里向老师请假。黄先生的儿子也在端午节那几天因体温高达39摄氏度以上,到医院求诊。医生说,孩子得的是疱疹性咽峡炎。“到昨天为止,全班36个小朋友,有23个请假。”黄先生说。

那么我省目前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情况到底怎样?目前是不是今年最严重期?我们采访了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省儿童医院)、杭州市儿童医院的相关专家,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最近门诊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比三四月份增加一倍

记者咨询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杭州市儿童医院相关医生,虽然目前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现患儿比春天是要多些,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发病率不算高。

浙大儿院综合内科汪洪姣副主任医师说,前两天看发热门诊,她一上午看了40多个发烧的患儿,其中大约十几个是因疱疹性咽峡炎或手足口病引起的。“这个比例不算低,但也不是特别夸张”。

杭州市儿童医院提供数据显示,从5月1日到6月14日,他们共接诊手足口病患儿1747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1921例。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赵仕勇说,最近几天,他们大概每天接诊这类患儿不到200人次,去年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诊四五百人次。当然,比起三四月份每天不到100个,现在还是算多的。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手足口病没有明显先期症状,往往是突然发病。一般发病前一两天会有热度38℃左右;手心、脚心、嘴巴、臀部出现疹子,大多是手心先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患病小朋友得病头两天,有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像感冒的症状,如果口腔有溃疡,小朋友会流口水,不想吃饭。

5月至7月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高发期,但今年是“小年”5月发病率不到去年三分之一

据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最新公布的今年5月手足口病发病数为7601例,无死亡病例;去年同期,手足口病发病数为28587例,死亡病例2例。“总体来说,今年手足口病疫情较为平稳,发病数比去年同期下降很多,不到去年三分之一。”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的专家说。

眼下,已经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根据发病规律,手足口病有“大小年”之分。去年是手足口病高发的年份,属“大年”,每当经过一个“大年”后,人群免疫力普遍上升,第二年可能转入发病的“小年”。

“按照这个规律,今年六七月份,手足口病疫情也不会过于严重,请家长朋友不用太担心”。

每年的手足口病,往往是五六月份发病人数上升较快,到7月份,随着学生放暑假、彼此交叉感染机会减少,病例数会迅速减少。到九十月份,学生返校,病例数又会增加。由于我省秋天比较干燥,病毒生存环境并没有五六月份这么好,所以相对来说,疫情没上半年厉害。

幼儿园小朋友是手足口病主要发病人群 几个月宝宝也会得此病

省疾控中心提醒家长,手足口病的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其是在一些幼托机构,可能出现集中发病的情况。这主要与气温上升有关,同时雨水多,空气潮湿,湿、热的环境特别适合肠道病毒的生存、传播。进入盛夏高温天气,这类病毒也会自然消亡。

汪洪姣医师还提到了一些家长的疑问。这些家长说,自己的宝宝才几个月大,根本就还不能出门,怎么也传染上手足口病了呢?其实,病毒往往是大人自己带给小孩的。

“比如大人外出回家后,不洗手就去搂搂摸摸小宝宝,就把病毒传染给宝宝了。”

引起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播。与病人面对面的近距离接触,病毒有可能随着飞沫、浮尘等被吸入健康人的呼吸系统。吃一些生冷、没有煮熟、易带病毒的食物,可以从消化道传染上此类病毒。还有就是接触传染,携带细菌的皮肤表面接触到另一人的皮肤表面,病毒就扩散开来了。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其实是同一种病毒

手脚、嘴巴有皮疹和疱疹要警惕

汪洪姣医师表示,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其实是感染了同一种病毒的不同表现。疱疹性咽峡炎相对轻一点,疱疹主要长在口腔里;手足口病相对重一点,疱疹除了长在口腔,还会长在手脚、臀部、膝盖等部位。“还有些患儿的疱疹,可能先长在口腔,后来再发至全身,所以家长还是要注意观察”。

这两种病都属于自限性疾病,会不会感染上这两种病、预后怎么样,很大程度与患儿自身的免疫力和先天条件有关。有些症状轻的发烧很快就退的,不需要用药,多吃些蔬菜、水果、牛奶等清淡饮食,最多再补充些维生素,一周左右皮疹就退了,没什么后遗症。

有些需要医师使用抗病毒的药、维生素和中成药治疗。

还有些患儿,起病急,发病迅速,甚至可能引起肺出血、脑炎或神经系统后遗症,导致单侧肢体瘫痪、智力下降,甚至死亡。

相比之下,疱疹性咽峡炎引起严重后果的相对少些。

眼下黄梅天,孩子有发烧情况要特别注意

两位医师都说,现在这种潮湿、闷热的天气,特别适合引起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生长。等到出了梅,天气索性变得干燥炎热了,这一发病率又会降低些。

“除长疱疹外,这类病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发烧,但小朋友很多病的表现都是发烧,家长自己无法判断孩子的发烧要不要紧时,这段时间还是尽量带孩子到医院看看。”赵仕勇医师说。

“体温是孩子病情变化很重要的标志,如果一直高烧不退,那预示着孩子的病情可能加重。家长首先看孩子体温有没有升高。如果体温升高但精神尚可,那可再观察看看;如果体温升高、人也蔫了,再加还有呕吐、肢体抖动等症状,那要赶紧送医。总之,家长不放心的,还是早点就诊为好。”汪洪姣医师说。

那么,已经得过这两种病的孩子,会不会复发呢?

汪洪姣医师说,引起这两种病的病毒虽然是同一种,但这同一种里分十几种不同的型,孩子这次感染的可能是这种型号的病毒,病愈后对这种型号的病毒短期内会有一定免疫力;但下次感染的可能是另一种型号的。所以家长不可因为孩子得过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了,就掉以轻心;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症状,要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预防这两种毛病,家长正确的做法是:下班回家后,先把外出时穿着的服装换下来,放置在儿童不易触碰到的地方;彻底清洗双手,最好同时清洗面部,以免孩子在亲吻脸颊时被感染;勤给孩子清洗双手、修剪指甲、勤换衣物、晾晒被褥;为孩子准备食物时,把食物彻底清洗干净,熟食要加热煮熟;注意纠正孩子吸吮手指、抠鼻孔、咬食玩具等小动作;保持孩子的玩具清洁;疾病高发时节,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传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