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暖,病毒活跃,儿童感冒人数翻倍

发布时间:2016-12-21 09:02:38 浏览量:724

图片2.png

最近医院就诊压力非常非常大,请哺乳假的医生都被动员来加班了。

 统计数字显示,浙大儿院今年11月门诊量,较去年同期增加21.6%,12月有增无减,本周前三天,两院区门诊日日破万。

 杭州另一家相对较大的儿科是杭州市一医院的儿科,现也进入“爆棚期”,与9月份的门诊量相比,增加了一倍多;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15%,近期门诊量每天在1450~1600人次之间徘徊。

 浙大儿院副院长龚方戚把今年冬天这波就诊高峰,称为“季节性突发事件”。

 “大多数都是冬季常见病,跟季节有关,比如季节性流感。”龚方戚说,不仅浙大儿院,基层医院儿科,以及上海、北京等地的儿童医院,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下午和夜间病人最多

 前夜班医生凌晨4点才下班

 “就诊高峰,是下午和前半夜。”龚方戚告诉钱报记者,前夜班的医生本该凌晨1点下班,因为患儿太多,拖到4点才走。

 该院门诊办公室主任汪天林告诉钱报记者,从来源看,前往滨江院区就诊的患儿,以富阳、海宁、桐庐等杭州周边地区为主。

 由于浙大儿院能承受的门诊量是每天8000人次,医院已经超负荷运营。汪天林说,医院不会限号,但也请选择浙大儿院就诊家长最好心理准备,“非急诊、非预约的病人,等待时间会很长,少则两三小时,多则四五小时。”

 杭州市一医院儿科黄主任说,到了晚上排起“长龙”,加班到晚上10:30是“家常便饭”。“超负荷”的运转,很多儿科医生自己都病倒。

 针对夜间看病骤增的情况,专家提醒家长,如果孩子是疑难杂症,晚上来医院也不合适,因为晚上很多检查做不了。

 除了流感

 家长没必要反复带孩子就医

 黄主任分析,纵观每天的患儿就诊情况,很多发烧的患儿大部分发热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在家吃点退烧药,多喝开水对症处理一下,5天左右就可以痊愈。

 汪天林通过大数据分析门诊患儿的情况,发现绝大多数是来看呼吸道疾病,咳嗽、发热、哮喘;有一部分是消化道疾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吐下泻;还有一部分疱疹性咽颊炎、合胞病毒感染的患儿。

 “总体来看,大多数是病毒感染为主,除了流感之外,基本都是对症治疗,没有什么特效药。”汪天林说,病毒感染,孩子恢复需要一定时间,没有必要反复就诊,基层医院完全有能力处理。这些年,浙大儿院也响应省委、省政府“双下沉、两提升”号召,对口支援和医疗协作网络已覆盖省内外近30余家基层医院,其中5家重点托管基层医院;每年有五十余名中高级专家长期在基层,建立了远程会诊系统和双向转诊制度。

 浙江尚未像北京那样

 推行非急诊全预约制

 为了应对患儿多、挂号难的问题,北京儿童医院从去年就开始实行“非急诊全预约”的制度,浙大儿院是否会采取相应措施?

 龚方戚告诉钱报记者,目前在浙大儿院,专家号已经实行预约制,病人数量基本可控;普通门诊曾考虑实行限号,但限号后,病人涌向急诊,影响了急诊就诊秩序,家长意见也很大。

 浙大儿院医护科科长王财富也说,限号的做法,太粗暴,浙大儿院夜门诊、白天的普通门诊暂时不会采取限号措施,医院会尽量满足大家的就诊需求。

 “但是,也非常希望家长多体谅、多理解,改变就医习惯。”王财富说,医院也在门诊大厅等位置,放置了宣传资料,向家长科普急诊范围,引导有序就医。

 如何合理就诊?黄主任建议以下几点:

 一:不是特别紧急的情况,只是感冒,请遵循就近原则,在附近医院就诊。

 二:避免交叉感染,若有生病的孩子尽量不要去学校上课。在校的孩子做好预防措施。

 三:若是配药的家长请尽量去药店购买。

 四:请家长能理解医生的辛苦。尊重和理解在繁忙紧张的急诊儿科显得异常重要。

感冒患儿家庭护理,家长来学一招

 病情都会有个过程,不是每次发热都要吃抗生素。当然,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具体分析,家长需要观察的是孩子的精神、面色、反应,局部症状有无加重,有无气急,或出现新的症状。具体来说可以掌握好以下几点:

 1、 孩子发烧后首先观察精神、胃口、脸色,是否呕吐。如果精神好,可以在家里观察,多喝水,多测体温,温水擦身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可以在家先服用退烧药。

 2、 如果只是早上起来轻轻咳嗽,或者运动后有咳嗽,没有气急、发烧,可以先在家观察;特别是本身有过敏体质的,可能是过敏性引起的咳嗽。

 3、 肺炎恢复期,医生配了口服药,孩子状态也好,不必为了确认是否好彻底了,反复到医院。

 4、 拉肚子,确诊为肠道病毒感染后,前期医生已经进行补液处理,接下来主要靠在家护理,孩子不吐了,拉的次数也减少,不必来医院,通常一周就会好。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2~3天还不退烧,或者精神、胃口不好,要到医院就诊;婴幼儿(3岁以下)病情变化比较快,而且不会表达,更加需要家长留意,比如呕吐、很烦躁,及时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