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肛”宝宝近年为啥增多 别因为民间偏见而讳疾忌医

发布时间:2016-12-09 08:43:15 浏览量:1079

二胎来了,‘貔貅’真多,今年的‘一穴腔’都有10个了……”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在钭金法医生的朋友圈里看到了这样一番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钭金法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主任医师; 貔貅,是中国民间神话中的一种瑞兽,有嘴无肛,只吃不拉,所以很多人拿来摆在家里,有招财的意思。在钭医生的科室里,貔貅是对先天性无肛畸形宝宝们的昵称。

 钭医生说,一穴腔是这些宝宝中比较严重的患儿,二孩政策放开后,先天性无肛畸形的宝宝明显多了,一穴腔之类严重畸形也特别多。

 “去年我们做了80多台手术,今年到现在为止就有120台了。”钭医生说,老百姓对这个病都很忌讳,作为医生,他希望大家把它和其他疾病同样对待,手术之后孩子可以正常生活,医保也可以覆盖,家长不要轻易放弃。

 不应对无肛畸形有偏见

 手术后孩子可以正常生活

 民间有句骂人的话“生个儿子没屁眼”,所以,老百姓对这个病很忌讳。

 钱报记者想采访患儿家属,钭医生想了想,挡了回去。“家长其实有心理阴影,有的患儿在手术做完之前,家长是绝对不会在外面换尿不湿的。”

 四五年前,他碰到过一户人家给他留下的印象很深。

 患儿是个男宝宝,生下来发现没肛门,父母、外公、外婆觉得不吉利,都不打算要他了,只有奶奶听说可以做手术,很信任医生,怎么也不肯放弃。

 孩子的畸形比较严重,前后需要3次手术。

 第一次手术,造瘘,在肚子上开个口子,粪便从这里出来,孩子也能吃东西了,这个手术是挽救生命的,同时也是给后续手术创造条件。

 一个多月后,做第二次手术。手术要监护人签字,父母不肯来,奶奶好说歹说,才拉了孩子爸爸来医院签字。奶奶跟医生说,自己是捡废品的,就算捡废品凑钱也要给孙子做手术。

 约3个月之后做第三次手术。手术很顺利,孩子恢复得也很好,大便拉得很顺利。父母亲都来了,他们很高兴,也有点难为情,说非常感谢奶奶的坚持。

 后来这个孩子恢复得很好,没有什么并发症,也没有肛门失禁的情况。

 无肛宝宝的成因很复杂

 可能与头两个月孕期感染有关

 对于这些先天性无肛畸形这个病,钭医生有三点要交代:

 第一点,医保可以报销,希望家长们不要放弃。

 钭医生说,先天性无肛,畸形程度比较轻的只需要做一次手术就可以。比较复杂的需要做3次手术。第一次手术要在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要不然大便排不出,肠道会有穿孔的风险,也会增加后面手术的难度和感染风险。手术后,孩子可以正常吃、正常拉。手术费用也是可以承担的,比较复杂需要分期手术的,总费用在4万元左右,医保也可以覆盖,所以家长不要轻易放弃。

 第二点,先天性无肛的病因很复杂,跟遗传、基因、环境以及孕早期的感染都有关系。

 中国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做过动物实验,在老鼠身上注射某种工业药物,至少有50%的老鼠出现了无肛。孕早期的病毒感染也会导致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分化异常,从而出现无肛畸形。

“无肛的患儿,在怀孕前2个月就决定了,但是目前的产前检是没法查出来。”钭医生说,在子宫内,宝宝不拉大便,肛门是不工作的,所以产检没法发现。

 第三点,宝宝便便像面条,一定要到医院去检查。

 上个月刚刚出院的一个女宝宝,出生6个月才来做手术,吃了不少苦头。

 孩子来医院的时候,肚子很胀,拉的大便像面条一样,很细。后来医生发现,虽然孩子有肛门,但很小,比筷子尖还细小,其实是无肛病人。

 钭医生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宝宝肛门大小、位置有异样的,一定要到医院找外科医生看一下。

 浙江一年有200例无肛宝宝出生

 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的发病率在消化道畸形中是最高的,发病率在1/1500~1/5000 左右,按中国的人群,肯定超过1/5000。

 按照一年60万出生人口计算,浙江一年就有100个无肛宝宝出生。但钭医生估计,实际的数字应该更高,一年有200个左右。今年出生人口暴增,所以先天性无肛门的病人特别多;这其中,严重的、高危的无肛儿特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