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这事蛮羞涩 30岁了还尿床 尿床不是个事?5周岁以上还“画地图”可能就是病
本报讯(记者 余敏 通讯员 王雪飞)有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影片《孤独的长跑者》:主人公是个14岁的小男孩,从小就有尿床的毛病,妈妈一直认为,小男孩尿床是因为懒于起夜,所以每天都把湿床单挂出来晾,好让他自觉羞愧,而不再犯。小男孩害怕同学们会在放学路上看到尿湿的床单,每天一下课就拼命地飞奔,赶在同学看到之前,把床单收起来。那段孤独的长跑日子使他练就了一身长跑功夫,长大后获得了马拉松比赛的冠军。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羞羞的经历。昨天,是第二个“世界遗尿日”,主题为“关注小儿夜遗尿,行动在此时”。专家认为,目前公众对遗尿的认知还不够,很多人都觉得遗尿不是疾病,会自愈。但实际上,5岁以上还经常尿床,就必须注意了,浙大儿院“遗尿门诊”中,还遇到过十四五岁,甚至三十多岁的尿床者。
儿子尿床 30岁的妈妈也尿床
日前,浙大儿院肾脏泌尿中心主任毛建华教授收到一条求助信息:“我30岁了,还尿床,有没有办法?”
发信息的是位妈妈,曾带孩子来看过“遗尿门诊”,如今自己也将这难以启齿的问题说出来了。这位妈妈说,自己也不清楚尿床有多少年了,大概从记事开始,每周尿床2-3次,后来到了十几岁,尿床症状不仅没好,反而次数越来越多,有时一周到了7次。她父母以为尿床会在成人之后好转,就没有带她去正规医院看,就这样,一直尿到了如今。
因为有行医资格的限制,毛建华给她提供了专家建议,但还是请她到成人医院治疗。
我们俗称的“尿床”,医学上称为“夜遗尿”,指5周岁及以上的儿童,夜间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每周2次以上。遗尿在男孩中的发病率是16%-18%,在女孩中的发病率是12%-13%,总量还是蛮大的。
那是不是“在床单上画地图”,就必须接受治疗呢?毛建华说,两三岁的孩子尿床,不算遗尿,不用治疗。
怕被父母责备 半夜起来洗床单
国际尿控协会儿童委员会、中国儿科医师协会肾脏专委会曾做过“中国大众对儿童夜遗尿疾病认知度”的在线调研。参与调查者中,超过50%的人认为,夜遗尿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会自愈的生理现象,因而不去寻求治疗;近40%的家长会认为“尿床”是孩子的故意行为,甚至因此责备孩子,有些家长会为此产生焦虑情绪。
其实,儿童夜遗尿危害巨大,会严重损害患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毛建华接诊过一名单亲家庭的患者,10岁了,晚上还要使用尿不湿,在很多地方治过病,过来看时孩子一直低着头。问他问题,也不回答。
还有一位家长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半夜听到屋子里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他们以为是小偷进来了,一开始不敢起来。但声音老是在响,就起来看了看,发现卫生间灯亮着,没其他情况,就睡觉了。第二天也没发现东西被偷,但到晚上窸窸窣窣的声音又响了,卫生间的灯又亮着,夫妻俩起来好好查看了一番,才发现儿子躲在卫生间门后面。原来,小孩子又尿床了,之前被父母责备后,现在半夜起来洗床单。
“还有的孩子拒绝参与学校过夜活动,以免被同学嘲笑,这些充分说明夜遗尿对孩子身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非常大。”毛建华说。
原因很多 有些是其他疾病引起的
儿童夜遗尿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跟遗传、生长发育延迟、心理等各种因素相关,缺乏“抗利尿激素”、孩子的膀胱容量不够大、充盈的膀胱没有向大脑发送信息等,都是夜遗尿的重要原因。
浙大儿院的“遗尿门诊”开设已有两年半时间,接受过各种各样原因引起的遗尿患儿。
有一名小孩,一直有遗尿的问题,每周大概尿床3次左右,家长认为不需要治疗,结果一直尿到了14岁,尿床次数也越来越多。最后来看毛建华主任的门诊,在检查了各项指标后发现,患者的尿糖、血糖水平都很高,最后被确诊为糖尿病。
“他的尿床也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幸亏发现早。”毛建华说,有尿床的问题一定要及早治疗,不要拖。如果发现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好及早治疗。临床中,有些患者因为尿路感染、继发性遗尿很久,才到医院来就诊。
相关
链接
遗尿症义诊活动
时间:5月28日上午
地点:浙大儿院湖滨院区住院部一楼
内容:举办遗尿症义诊活动,限制名额80位,需通过电话预约0571-88873714(25日-27日上午9:00-11:00,下午2:00-4:00预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