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孩体重100公斤,B超都穿不透 喝奶过量、吃肉太多、运动太少,肥胖的孩子越来越多
记者 余敏 通讯员 王雪飞
6个月大,12公斤;14岁,100公斤。
寒假刚过,这段时间到浙大儿院内分泌科就诊的孩子比平时增加了近1倍,其实不少是体重超标的孩子。专家说,婴儿期喂太多的奶,而且一哭就抱,不让孩子动动,以及成长过程中摄入太多的肉类、奶制品等,都是造成肥胖儿童越来越多的原因。
针对儿童,最简单的体重计算方式:标准体重(kg)=年龄×2+8。如5岁的孩子,体重约5×2+8=18公斤,如果超过20%就是肥胖,超过40%就是严重肥胖了。家长要及早进行干预,以便及时把肥胖消灭在萌芽状态。
才14岁,体重就达100公斤
“平常半天门诊看30个号子,寒假期间每次都要加号到50余个,忙得午饭都来不及吃。如果坐诊一天,要看到90多个号,平常一天约50多个。”浙大儿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傅君芬教授说。
有一个男孩,让她印象特别深刻。今年14周岁,已经100公斤了。颈部皮肤增厚发黑,肚子上的皮肤都像孕妇的妊娠纹一样开裂了,走路都难走。B超检查,因腹部脂肪太厚,回声减弱,超声穿不透。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全部异常,重度脂肪肝,糖尿病前期。
这孩子是义乌人,父母是开餐饮店的,他每天晚上都要吃夜宵。六七岁时已经很胖,本来父母想带他到浙大儿院来看,但爷爷奶奶说白白胖胖挺好,不用去看,就没来看。到10岁,看胖得有点过分了,就来医院做过检查,当时并发症还没那么多。现在14周岁,已经是重度肥胖。
“吃得太多,孩子只吃肉,从来不喝水,口渴了,就喝牛奶或饮料。”傅君芬说。
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16亿成人超重,其中至少4亿肥胖,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也在不断攀升。1963年,美国做过调查,超重加肥胖率约20%,现在已经上升到50%。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以每5年一倍的速度增长。
与正常体重儿童比较,肥胖儿童患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概率分别增加了5.4倍和2.8倍;患脂肪肝的概率增加了51倍。
2岁以后每天250毫升奶足够
我国几次全国性的调查都发现,男童发生肥胖的概率都高于女童,这可能与男生对饮食品种和个人外观的关注程度小于女生有关,也可能与性激素有关。
“有些家长,在小孩婴儿期,孩子一哭就喂奶,一天要喂很多很多。孩子哭了,马上就抱,其实孩子哭闹时,四肢乱动,哭得汗流浃背,都是在运动,在消耗热量。”傅君芬说,在幼儿期、青少年期等,有些孩子平时肉类、奶制品摄入量都太多了。
其实,1岁后奶量可以慢慢减少,400毫升左右差不多够了,大约两瓶奶的量。2岁以后,基本过渡到幼儿饮食,250毫升就差不多。再大一点的孩子,考虑到青春发育等因素,其实250毫升也足够了,太多的话可能会造成超重肥胖。
怎样计算体重是否超标?
孩子的体重增加多少算异常?一般来说,2岁到青春期前,孩子的体重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每年约增加2公斤,若孩子的一年内体重增加超过5公斤,那一定要引起重视了。要及早进行干预,以便及时把肥胖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于青春期前的孩子,有个简单的计算方法,家长们可是试试:标准体重(kg)=年龄×2+8。例如,一名6岁的孩子,标准体重约6×2+8=20,也就是20公斤。如果超过20%,达到24公斤,就超重了;如果超过40%,达到28公斤,就算肥胖了。
当然,最标准的是看体块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当然,对于儿童来说,根据性别不同,BMI的标准也不一样的。例如,6岁,男孩超过18.3是超重,超过21.2是肥胖;10岁,女孩超过20.0是超重,超过22.1是肥胖;14岁,男孩超过22.6是超重,超过26.4是肥胖。
不过,一天中人的体重也是有变化的。一般,晚上体重比早上体重要重一些,主要是因为晚上体内滞留了水分,存储也多了。测量体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测量前,被测量者不能进行体育活动和体力活动;被测量者双足平稳地站在秤台中央,肢体放松,自然下垂;测试人员每次读数前都应校对砝码重量,避免差错。
“从门诊来看,95%是单纯性肥胖,就是吃得太多,动得太少。5%可能与疾病相关,如肿瘤、皮质醇增多等。”傅君芬说,孩子肥胖大多是可逆的,哪怕是脂肪肝都是可逆的。如果真的太胖,并发症都出来,就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