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儿院招聘遇冷 设儿科班“造血”
省两会代表委员呼吁:加强财政投入 调整儿科医疗价格体系
青年时报记者 蒋菲 通讯员 王雪飞
2015年12月23日,时报刊登了《专家呼吁出“给力”政策留人才》一文,率先报道了儿科医生的紧缺。二孩政策出台后,儿科医生紧缺从行业内部的专业问题,转变为全国性的民生问题。最近,一年一度的地方两会正在举行,各地的两会代表委员对“儿科医生荒”进行了讨论。
昨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杜立中教授,首次向记者介绍招聘难及人才流失情况。面对儿科医生紧缺的难题,浙大儿院做了什么,浙江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又提了哪些建议,记者进行了采访。
现状
流入的少流失的大
杜立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院长。在接受时报记者采访前,他刚刚结束其他媒体的专访。这两天他的手机被打爆,打进来的各地媒体反复问他“杜院长,你怎么解决儿科医生荒”。
显然,这不是一家医院、一个院长能解决的问题。他能给的也只有一个办法,一种试验,带着“我们试试看,也许就成功了”的孤胆英雄意味。
据杜立中介绍,最近几年,浙大儿院招聘医生越来越难。2014年医生缺口97人,护士缺口126人;2015年医生缺口18人,护士缺口105人,但都没有完成招聘计划。2016年,浙大儿院计划招聘医生104人,护士70人,上周进行首轮笔试,通知了88名医学生参加考试,实际参加考试的却只有44人,形势十分不乐观。
造成这种原因和儿科医生工作强度大有关系。通常,一名普通的儿科主治医生一天要接诊近百位病人。儿童病程进展非常快,问诊要格外仔细。
杜立中坦言,和成人同样的诊疗、检查、护理工作,儿科医护人员要付出加倍的时间和耐心,相同时间能接待的病人数就要比成人医生少很多。儿童做一次磁共振花费的时间,成人可以做4次。
然而,儿科医生还没招满。2015年,因为种种原因,浙大儿院有50多位医护人员辞职(主要是护士)。有些人去综合性医院工作,有些人彻底改行了,而留下的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更大,尚未等到后备军的援助,院内正规军流失已经开始。
探索
和大学进行合作
方向明,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她通过调研掌握了不少数据,目前中国2.2亿儿童仅有6.2万名儿科医生,即1万个儿童仅2.6名医生,是欧美国家的1/5-1/10。浙江省儿科医疗情况,不仅人员配备不够,硬件设施也急需改善,浙大儿院老院区门诊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仅2014年门急诊量已经超过设计容量的6倍以上。
为此,她提出三项建议:一是政府要充分利用目前我省儿童医院全国排名第三第四、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品牌效应,以其为龙头,加强财政投入,改建浙大儿院老院区,加强硬件建设;二是进行科学的成本核算,调整儿科医疗服务的价格体系;三是在全科医生培养中,规定有3到6个月的儿科知识、技能培训,重视儿童出生缺陷的精准诊断防治等。
面对“儿科医护荒”,浙大儿院也出招了,与浙大医学院合作,设立了一个27人的小班,名为“临床医学(儿科方向)”,也叫卓越儿科班。为了吸引医学院学生选择儿科专业志向,成为卓越儿科班的一员,可以得到国际交流资助、海外联合培养硕士、参加浙大儿院学术活动、与浙大儿院的学科带头人1对1结对接触儿科临床实践。此外,浙江大学还通过增加推免研究生名额等方式,鼓励医学生选择儿科。
罗建红,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副校长。他认为仅靠浙江大学的激励方式,能解决的方法也很有限,他希望,政府能出台针对性的支持性政策,有效增加儿科规培名额。这样,通过3年的规培周期以后,就能培育出一批年轻的儿科医生。要改革儿科医生人才培养机制和学科建设,才能为儿科医疗源源不断充实优秀人才。
这样,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政府,要出招!政策,要给力!卓越儿科班的出现就是一个好的信号,因为在这个儿科医生紧缺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什么都不做,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