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有个“坑” 1岁多男孩瘫痪了
“虽然已经为文文做了手术,但孩子究竟能恢复到什么程度,能不能重新站起来行走,现在还是个未知数。因为耽误治疗了一年多,康复情况其实挺不乐观的。”
昨天,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诊室,副主任医师王宁和主治医师沈志鹏两位医生特别急切地希望,让更多家长甚至是医生同行了解一种症状很隐蔽、容易被忽视、容易被漏诊的疾病——隐性脊髓神经管闭合不全。前面提到的文文,就因为患了这种疾病,导致瘫痪,无法行走,而文文的妈妈在孕期没有及时补充叶酸,则是导致这个疾病发生的最大原因。
□时报记者 纪含羽 通讯员 王雪飞
16个月大男婴忽然瘫痪
16个月大的文文家住温州。早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文文的妈妈就发现了他的背后中线靠近屁股的地方,有一丁点的小凹陷,像个“小坑”。虽然有点疑惑,但文文的妈妈并没有把这个小凹陷放在心上。
随着文文逐渐长大,这个小凹陷发生了一些变化,偶尔会往皮肤外面溢出分泌物。在文文8个月大的时候,妈妈带他到当地医院就诊,然而也没有特别引起医生的重视。
“一般孩子在1岁左右就能够行走了,文文一开始学步也挺快,可没过多长时间,孩子就没有了走路的兴致,时常要躺着,不肯起来。直到上个月,孩子彻底不能走路了,文文的妈妈才带着他来到我们医院。”王宁在介绍病情时说。
来到浙大儿院神经内科时,文文已经出现了下肢偏瘫的情况。
“我们神经外科接诊过好几百例这样的小患者,考虑导致文文下肢瘫痪的原因是神经管闭合不全。”王宁说,“我们立马为孩子做了磁共振检查,发现孩子胸部以下的脊髓全部发生变形,能够确定是隐性脊髓神经管闭合不全合并椎管内囊肿,并且发生过多次无菌性炎症。”
王宁说,让文文下肢瘫痪的“导火索”,就是后背处的那个小凹陷。“孩子的皮肤凹陷处下的椎管还长着脂肪囊肿,囊肿分泌出液体,造成无菌性炎症,通俗点说,就是这些持续分泌的液体把脊髓给‘污染了’,最终导致下肢瘫痪。”
出生后要检查背后中纵线
沈志鹏介绍,胎儿在母体当中被孕育时,神经管最早是个平面的神经板。随着胎儿生长发育,神经板慢慢闭合成神经管,任何一个地方的闭合不全,就会导致缺陷,诱发中枢神经系统的畸形,更多的是脊髓发育不好的畸形,也有可能是无脑畸形。
“神经管闭合不全分为显性和隐性,显性的神经管闭合不全会很明显,在孕妇产检时就能通过B超看到胎儿背后有个包,或者像‘小龙人’一样身后长条小尾巴。”沈志鹏说,“既然是显性的,就容易被发现,出生之后及时手术,预后其实是很好的,棘手的往往是隐形脊髓神经管闭合不全。”
他向记者介绍,隐形脊髓神经管闭合不全不仅在孕妇产检时很难发现,甚至就连孩子出生后,也很容易被家长忽视。
“判断隐形脊髓神经管闭合有一条‘铁律’,但一定要家长仔细观察才行。”王宁解释,隐形脊髓神经管闭合不全问题一定会出现在身体背后的中纵线上,“从印堂开始,穿过头顶一直延伸到肛门往上1到2厘米的地方,整个背部中纵线范围内的皮肤上有小坑、小凹陷、小红斑、小孔、小血管瘤、长毛发、长黑色素痣,甚至皮下脂肪瘤,都要引起重视,一经发现,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神经内科就诊。”
王宁提醒,隐形脊髓神经管闭合不全如果不及时治疗,瘫痪部分就会越来越高,从低位截瘫恶化成高位截瘫。一旦发现背后中纵线的皮肤上长出“奇怪”的不平整的东西,最好在宝宝出生后3个月进行手术,尽早治疗,脊髓就不会受到影响,预后效果也很好。
补充叶酸避免胎儿神经缺陷
“我们分析,导致文文隐形脊髓神经管闭合不全的最终原因,是他妈妈在孕期没有补充叶酸。”沈志鹏谈道,孕早期是胎儿神经发育比较重要的时期,若怀孕头3个月缺乏叶酸,会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此外,孕妇经常补充叶酸,还可防止出现早产、新生儿体重过轻以及婴儿唇腭裂等先天性畸形。
叶酸自然界中是广泛存在的,但叶酸较容易因加热、保存不当或烹调方法不当等而流失,所以对孕妇来说,正常饮食中摄取的叶酸有可能不足,需要额外补充。
“要减少胎儿脑部和脊髓缺陷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育龄妇女在受精时已开始摄取足够的叶酸,但实际上很多女性是在得知怀孕后,才开始补充叶酸的,而那个时候通常已是受精后的一两个月了,这就会使早期胎儿的脑部和脊髓因得不到足够的叶酸而发育不健全,导致脑部和脊髓缺陷的发生。”沈志鹏提醒。
因此,医生建议,育龄女性最好从孕前3个月开始服用叶酸,直至孕后3个月。若意外发现怀孕的,也建议尽早开始补充叶酸,或向产科医生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