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儿院神经内科主任高峰坐诊微信“好孕”

发布时间:2015-02-03 15:51:44 浏览量:1826

浙大儿院神经内科主任高峰坐诊微信“好孕”

都市快报记者 张姝 通讯员 王雪飞

 

经常夜醒的孩子,建议和大人分开睡

假期和上学时,睡眠时间相差不要超过1小时

儿子经常扯女同学辫子,老师问是否有多动症

微信好孕的“好育问答”栏目,由都市快报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联合推出,长期接受咨询。每周我们还会设定一个主题,浙大儿院的专家会在线上与大家交流。本期“好育问答”由浙大儿院神经内科主任高峰教授主持。三岁小儿夜里睡觉经常哭醒

网友“爱迪生看见”问:我儿子3周岁,从出生到现在睡眠质量一直不好!1到2周岁时,因为喝夜奶,一晚总要醒3到4次。最近半年夜奶断掉了,但睡着的时候偶尔哭起来,要大人抱着,逛悠着,拍着才能睡。最近几天,入睡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哭。人不是清醒那种,感觉是做梦了。孩子睡觉多梦是神经系统出了问题吗?是否需要去就医?

高峰主任答:影响儿童睡眠的因素有很多——

1.睡眠环境(大的环境如室温、噪音、光线、毒性物质、安全性等;小的睡眠环境如床、被子、衣服、睡眠姿势等);

2.睡眠习惯(睡眠日程、喂养、午睡等习惯);

3.健康因素(生病、药物、营养);

4.社会文化背景(父母的价值观、父母的习惯);

5.社会情绪背景(依恋、气质、母亲的心理健康 /压力);

6.儿童神经发展背景(睡眠能力、认知水平的发展)。

影响三周岁幼儿睡眠的因素主要有:

1.随着语言和认知的发展,孩子学会讨价还价,不愿上床睡觉;

2.想象力的发展,导致夜间恐惧;

3.物体象征意义理解力的发展,使得幼儿寻求过渡性安慰物,以缓解正常的发育和分离焦虑;

4.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发展,引起更多的反抗上床;

5.分离焦虑,导致反抗上床和频繁夜醒。

这位网友的孩子的睡眠问题,属于频繁夜醒和夜惊,是婴幼儿常见的睡眠问题,通常无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经常夜醒的孩子 建议和大人分开睡

孩子的睡眠问题家长们都很关心。怎样的情况属于夜醒,怎样的属于夜惊,也是平时门诊里很多家长的疑惑,在这里我一并解释清楚。

夜醒,通常指6个月以上仍会夜醒。发生率6个月:25%至50%;1岁:30%;1至3岁:15%至20%。

夜醒的孩子部分能自我安抚入睡,夜醒时间短暂,不会打搅父母;也有部分不能自我安抚入睡,制造声音叫醒父母寻求帮助,而且帮助越多,夜醒会越频繁。

夜醒的原因也很复杂,需要综合分析。

如病理原因,像躯体疾病:胃食管反流、疼痛(中耳炎等);

行为问题,入睡时有依赖行为:抱着、晃着、含着乳头或奶嘴、听音乐或看电视;

行为限制不足:入睡前反复提各种要求,拒绝上床;

白天睡眠不足,会导致更频繁的夜醒;

环境因素:嘈杂、室温过高、被子盖得过多等等。

建议家长们,首先排除婴儿躯体和心理因素引起的夜醒,最好与大人分床睡,分房睡更好。治疗过程中适当延迟孩子上床睡觉时间半小时,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也可采用消退法或逐步消退法调整治疗。

夜惊的孩子 家长不要叫醒他

夜惊的诊断标准是,夜间睡眠中突然发作的极度惊恐。发生于晚上睡眠的前1/3时间内。对发作经过不能回忆或有部分记忆。儿童中发生率3%,主要见于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有一定的遗传倾向,通常到青春期会自愈。

如果家里孩子出现了夜惊,我建议的处理是:发生时保证孩子的安全;不要叫醒孩子,否则会使他不知所措;不要过多干预,引导孩子重新入睡即可;第二天不要谈论夜惊发作的事情,否则会增加焦虑。如果孩子自己提起,告诉他没什么就行了。另外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时间。

放假时和上学期间

睡眠相差不要超过1小时

总体上,我关于儿童的睡眠卫生给家长们四条建议:

1.上床和起床时间,每天相对固定;

2.上学和放假期间相差不超过1小时;

3.晚间活动尽量保持安静,避免激烈活动:比如户外、兴奋的游戏等。避免刺激性游戏:如电脑游戏。

4.睡前设定20至30分钟的睡眠常规,包括平静的活动,如阅读图书、谈论白天的经历,应该在儿童睡觉的房间进行。

儿子经常扯前面女同学的辫子 老师建议带孩子查查是否有多动症

网友“奇奇妈妈”问:我儿子7岁,小学一年级。老师建议我带孩子查查是否有多动症。据说儿子上课时坐不住,喜欢拉前面女孩的辫子,还不断地玩手上的铅笔、书本。我以前只是觉得孩子调皮好动,现在老师这么一说,我也有怀疑。另外,我儿子脾气不大好,很容易生气,情绪控制能力很差。

高峰主任回答:根据这位网友孩子的情况,临床应该考虑多动症,建议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明确。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儿童多动症。目前普遍认为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影响终身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儿童患病率 3%~7%,男女比例为 3~4∶1。常见于学龄期儿童,症状往往在幼儿园阶段就明显表现出来。有60%~7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30% 的患儿症状持续到成人期。

目前认为儿童多动症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

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三大主征。简单来说:

1.注意缺陷症状:符合下述注意缺陷症状中至少6项——

①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常常不注意细节,容易出现粗心所致的错误。

②在学习或游戏活动时,常常难以保持注意力。

③经常在与他人谈话时显得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④经常不能按要求完成作业、家务及工作任务。

⑤经常难以有条理地安排作业和工作或其他活动。

⑥经常不愿意或回避进行需要持续动脑筋的任务。

⑦常常丢失学习、活动所必需的东西,如:玩具、课本、铅笔、书或工具等。

⑧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⑨经常在日常活动中健忘。

2.多动、冲动症状:符合下述多动、冲动症状中至少6项——

①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②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坐好的场合,常常擅自离开座位。

③常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过分地奔来奔去或爬上爬下。

④往往不能安静地游戏或参加业余活动。

⑤常常一刻不停地活动,好像有个马达在驱动他。

⑥常常话多。

⑦常常别人问话未完即抢着回答。

⑧经常难以耐心等候。

⑨经常打断或干扰别人的讲话和游戏。

上述症状在12岁前出现,至少持续6个月,症状造成的损害至少在两种场合(例如学校和家里)出现,并对社交、学业/职业活动有负面影响,并排除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临床上根据症状分为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及混合型三个亚型。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儿童多动症的早期诊断、早期系统和规范治疗很重要,需要老师、家长及医生共同参与,医教结合。以药物治疗为基础,加上行为矫治及教育训练等手段。不仅控制核心症状,更重要的是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应环境,改善人际关系,提高自信心与自我评价。

孩子经常不由自主眨眼睛、清嗓子 可能是抽动症

网友“小小”爸爸问:我孩子7岁,最近两个月经常不自主眨眼睛、扭脖子、清嗓子。一开始,我以为是孩子想引人注意,后来我发现他似乎自己也控制不住,我特别担心,这是一种病吗?

高峰主任回答:这个孩子可能得了一种叫抽动障碍的病,通常称为抽动症。这种病多发生于儿童期,少数可持续至成年。

近年来,抽动症的发病呈增加趋势,希望家长们注意。

抽动症是指一种不随意的突发、快速、重复、非节律性、刻板的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和(或)发声为特点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

根据症状不同,抽动通常被分为以下三种,家长可以对照着看看:

1.运动性抽动。根据涉及肌群范围、特征性及严重性分为简单运动性抽动和复杂运动性抽动。简单运动性抽动为突然发生的、短暂的、重复无目的的动作以面部抽动多见。复杂运动性抽动为缓慢的、似有目的的行为动作,如扮“鬼脸”、旋扭手指、用拳击胸、四肢甩动、刺戳动作、下颌触膝、跺脚、踢腿、蹲下、靠膝、跪姿及走路转圈等。

2.发声性抽动。分为简单发声性抽动和复杂发声性抽动。前者常表现为反复发出似动物的叫声、哼声、清嗓声等;后者常表现为反复发出似有意义的语词声,包括秽语、模仿言语及重复言语。

3.感觉性抽动。主要表现为嗓子痒、眼睛干涩、颈部不适等,发生率40%至55%。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程长短不同抽动障碍,分为三类:

1.短暂性抽动障碍:又称为抽动症或习惯性痉挛,是最多的一种类型。以单纯性或一过性肌肉抽动为特征。病期至少持续2周,但不超过1年。

2.慢性运动性或发声抽动障碍:表现为简单或复杂的运动或发声抽动,但运动和发声两种症状不同时存在。病程持续1年以上。

3.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以多发性抽动、暴发性发声和伴随秽性语言为特征的抽动障碍。常伴发多种行为症状和精神障碍。病程持续1年以上,或间断发生,且一年中症状缓解不超过2个月。

患有这个病的孩子,虽然有时抽动症状较频繁,但其症状本身危害性并不大,所以治疗仍是强调心理行为治疗,并兼顾药物治疗。病情轻的孩子往往只需心理治疗。

微信扫一扫

关注好孕

祝您好运

“好育问答”下期主题 康复科主任李海峰答疑小儿脑功能发育问题

下期的微信好孕“好育问答”栏目,由浙大儿院康复科主任李海峰教授主持答疑有关小儿运动、言语、认知等脑功能发育的诊断与治疗。

李海峰教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十多年,尤其在儿童神经发育,小儿脑损伤早期康复等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外脑瘫及脑损伤高危儿抢救性康复等问题,有需要的家长也可以向他提问。

问诊方式:关注微信好孕后,在对话框中输入“浙大儿院好育问答+孩子姓名+年龄+家长手机号码+问题”。请详细描述孩子的问题,比如做过哪些检查、既往病史等,描述得越详细,专家们的回答也越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