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儿院医务人员浙西送温暖
为了孩子,我甘心付出
浙江日报记者 童桦 通讯员 王雪飞
❶
“在一棵大樟树下,我们和娘家人暂时告别,领导说把你们留下了,希望你们作出成绩,这时还真有点依依不舍的味道。”每当徐亚萍回想起一年前在衢州市妇幼保健院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总会静静地翻看这本日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徐亚萍珍惜在基层医院工作的这段经历,“日记也成为我的备忘录,帮助我在当地更好地开展工作。”
在我省新医改“双下沉、双提升”工作中,浙大儿院与衢州市妇幼保健院、永康市妇幼保健院结对帮扶,徐亚萍是第一批来到浙西的医务人员之一。
❷
“基层医院的患者也需要医生为他们解决疑难杂症,我们不去帮助这些患儿,还有谁去呢?”凭着这样一份信心,徐亚萍和同事们一到衢州就紧锣密鼓地开展起工作,参加院务会、制订培训方案、和当地同事讨论患儿病情,但出乎意料的是,困难在她们还未准备充分时就出现了。
这一天,她正忙着看患儿诊断结果,突然接到同事的电话:“徐医生,快过来,新来了6个患儿。”匆匆赶去的徐亚萍发现,其中一个患儿是重度黄疸,情况十分严重,需要换血。
“赶快把孩子送去双面光疗,另外我想看血胆红素具体数值,立刻给孩子做肝功能监测。”着急的徐亚萍向身边的同事接连发出指令,但是,等来的消息却不尽如人意。
“徐医生,医院只有一台双面光疗,正在使用,另外肝功能指标检测要明天才能完成。”在浙大儿院,医疗设备充足,检测项目也是稍等便知,但基层医院在硬件设备上的缺失,只能让徐亚萍眼睁睁地看着患儿焦黄的面色而焦急不已,“急性子遇到慢郎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来之前,我以为基层医院的工作压力会小一些,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在新生儿科多年的徐亚萍感到,压力不是不来,而是一来如山倒。“该从哪处着手改变呢?”苦苦思索的徐亚萍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她在利用有限医疗资源为患儿诊断的同时,立刻为当地医务人员开具了一张培训课程单。在为当地医务人员开展《新生儿营养》等培训的同时,还手把手教会了护士们如何对新生儿进行中心静脉营养注射。针对新生儿科室的诸多问题,她献计献策,从新生儿保温箱的管理、营养、环境等角度,重新为新生儿科制订新的标准和发展规划。
“我想尽自己的力量为浙西的孩子作点贡献,也为今后来妇保院的同事开个好头。”在衢州,徐亚萍用自己精湛的医技,和当地医务人员一起抢救了十余名危重新生儿。
❸
和徐亚萍一样活跃在基层的还有浙大儿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飞波,他在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担任大儿科主任,和同事们一起救治多名危重患儿,同样在当地留下佳话。
“在永康,压力最大的一次是收治一名消化道大出血的患儿。”陈飞波回忆到,当时这名患儿送进医院的时候在大口咯血,吓坏了所有的医务人员。
永康妇保院从未见过如此病重的患儿,更不知道该从哪下手。情急之下,陈飞波迅速召集浙大儿院专家和当地医护人员20余人展开抢救,直到第二天凌晨,终于从病魔手中抢回了孩子的生命。
“这样的急救示范真是太好了!”永康妇保院医生胡源由衷地说,“换了我们自己,早就乱套了,这个小孩可能也没救了。”
陈飞波清楚,仅凭浙大儿院“下沉”团队的帮扶,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当地医院的医疗实力。于是,他要求儿科每个科室每个月都要开展一次急救模拟演练。在高强度训练和实践中,永康妇保院的医务人员医疗能力明显提高,去年一年,抢救多脏器功能衰竭、重度心律失常等危重患儿近百例。
“真心感谢你们,是你们挽救了孩子的生命。”这是当地患者写给永康妇保院和浙大儿院全体医务人员的感谢信。这样的信,陈飞波的抽屉里有26封,而墙上,是11面患儿父母送来的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