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儿科世界首创心脏超微创技术 手术切口仅1厘米

发布时间:2014-11-06 14:27:48 浏览量:1143

中新社杭州11月5日电(邵思翊 章天启)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简称:浙大儿院)的心胸科病房里,术后4天的许深深(化名)恢复较好,从前一天开始便能下床走路、甚至跑步,此前2岁的她刚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经心脏超微创手术,许深深将在一周内愈合出院,而身上也只留下一个1厘米的切口。
    5日,记者从该院获悉,心脏超微创技术是浙大儿院世界首创的超微创技术概念,该技术不再需要切开患者胸骨,将此前国际上微创心脏外科常规的3-4厘米的切口降低到1厘米,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在近一个月时间里,该院已利用该技术成功实施了7例手术。
    过去,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只能通过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术进行治疗,手术过程中人为地将心脏停跳,不仅留下大约15厘米的切口,术后恢复也慢。2005年起,浙大儿院创新开展心脏微创手术,该类病患通过微创手术只留下3-4厘米的切口。当时,该技术引来德国的专家前来学习,并将其推广到俄罗斯、巴西等国。
   “切口长度从过去的手机长度,缩短成宽度,现在只有按键的直径这么大。”该院心胸外科主任张泽伟拿起苹果6plus比划。他告诉记者,在微创技术基础上,加之多年来积累的600多起手术的经验,今年该院创新性提出“经肋间小切口治疗室间隔缺损的超微创技术概念”。
    张泽伟介绍,超微创技术是通过在患者肋骨间切开1厘米的超小切口,在食道超声的引导下,将记忆金属固定在心脏缺损的位置进行封堵。
“不切开胸骨,避免了对肋骨和肋间组织的创伤,也不需要体外循环,手术全过程都是在心脏跳动中进行的。”张泽伟说,新技术对患者手术伤害比较小,住院时间也降低了,连费用也比过去降低15%。
    5日,记者来到许深深的病床前,在妈妈的陪伴下,她正坐在病床上玩游戏,劲头十足,脸色红润,难以察觉她在几天前接受了一场手术。“手术以后监护室呆了不到24个小时就回病房了,昨天(术后第三天)就下地能走能跑了,没想到恢复得这么快。”许爸爸说,再过1周左右,孩子就可以出院了。
    近一个月里,像许深深一样,在浙大儿院接受超微创手术的孩子共有7人,最小的孩子才14个月大。据了解,目前超微创手术适用于1-3岁所有的室间隔缺损患儿,而超过3岁的患儿可实行微创手术。
“我们正努力研究穿刺的办法,让这一厘米的切口都没有,这是今后的方向。”该院心胸外科副主任李建华主任医师说,在日前举行的国际儿科大会上已向前来参会的全球医生介绍了该技术,他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未来该技术也将会向外推广,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