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儿保SICU十年点燃两万多户家庭的希望

发布时间:2012-04-26 11:36:43 浏览量:1702

一切为了小生命的健康

省儿保SICU十年点燃两万多户家庭的希望

2010-06-25

商报记者 李如艳

星期三早上8点,我走进浙江省儿童医院,医院内人头攒动。

住院部,3楼,我走出电梯间,按响了外科监护室(SICU)的门铃。门开了,我被护士长迎了进去,谈林华主任已经在等我。谈主任42岁,短发,中等身材,五官端庄,笑容亲切。“欢迎你,小李。”谈主任向我伸出了手。

穿上谈主任为我准备好的白大褂,我走进了监护室。

早上8点15分 印象

这是一间面积在500平方米左右的大开间,18张病床排成一圈,中间是护士站。就在这间房内,我将跟着谈主任进行6个小时的体验工作。

其实早在2006年,我与谈主任就有过一面之缘。当年6岁的文文不小心掉进石灰池,全身烧伤面积达80%,全身肌肤血肉模糊,处于休克状态。正是在这间外科监护室,文文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刻。

从2001年4月成立至今,外科监护室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SICU这个符号,在医院内,是外科最强有力的支持阵地;在家长的眼里,是维系着孩子生命线的诺亚方舟。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儿童SICU,这个大开间每年要救治2000余位危重儿,救治成功率达到99.7%。

早上8点20分 安慰

走廊上,坐满了人,神情大多带着憔悴。一位阿婆在哭。

看见谈主任,阿婆哭得更伤心了。她是7床小孩的奶奶,小孩子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弓离断,房、室间隔缺损,兼动脉导管未闭。宁波的医院已经让家属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是阿婆他们不甘心,把小孩送到这里。昨天刚动了手术。

“小孩的情况还不稳定,还插着呼吸机,要过心功能、抗感染好几个关头。”谈主任耐心地向阿婆解释。

阿婆眼泪越抹越多,阿婆说,小孩6月1号从宁波出院还好好的,2号就不行了。“虽然我们是普通居民,但是小孩我们一定要救的,……小孩爸爸平时很省的。”

早上8点30分 床位

住院部施医师过来和谈主任协商今天的床位安排。外科监护室18张床位,每天的进出量在8-10张床位。安排哪些小朋友转科,哪些小朋友进来,就成了早上的头等大事。

今天胸外科安排了50多台手术,谈主任在6名危重患儿的名字上打上了圈圈,加上神经外科预约的2名、普外科1名,泌尿外科1名,正好是10名患儿要新住进监护室。

“胸外科的雯雯和熙熙病情比较重,就安排在靠前的床位吧。”谈主任交代。

早上9点整 查房

几名医生开始主动围过来,是时候正式查房了。

谈主任走到6床跟前,按了按挂在床尾的免洗手消毒液。每查一个床位,都要进行一次手的消毒,这是医生的习惯。

6床是个女孩子,她叫娜娜,才9个月大,先天性心脏病。“昨天液体进出量相差了200ml。”住院医师对娜娜的情况先做了一个详细介绍。

“如果老发烧,痰多,要改抗生素。”谈主任扭过头叮嘱责任护士傅藏藏,“多给她翻翻身,拍拍胸。”

早上9点20分 急救

“主任,旁边床的小孩脉搏有波动!”

话音未落,谈主任与各位医师已经奔到7床。只见床头的监护仪上,小孩的血压跌到了60/46。

“调整强心药!”谈主任果断地做出了指示。

随着一剂药物的注入,血压逐渐反弹到了80/50,大家这才舒了一口气。

“这个孩子就是刚才门口那位奶奶的孙女。”谈主任回头对我说。

小孩的名字叫璇璇。看着小璇璇,我的心里堵得慌。2个月大了,但是小璇璇只有刚出生的婴儿那般大小。小小的身子上插满了输液与急救的管子,前胸是一块15cm长的纱布,掩盖着昨天的刀口,呼吸机的管子直插入喉口。

“我们尝试用了扩血管的药,但是用药剂量很难做到精确,怎么办?”主治医师提出了问题。

每颗药的剂量是12.5毫克,这是成人的标准,可是璇璇只需要注入1毫克的剂量。固体的药片怎么分?只要用量稍微超出一点,都可能对璇璇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上海的医院有把药片溶到水里,然后再分剂量的先例,我们不妨也学一下,你亲自操作一下。”谈主任思量了一会,对主治医师说。

我在旁边默默祈祷,希望孩子能挺过这道难关,当我走出大门的时候,能对孩子的奶奶说一句:孩子在好起来。

早上10点15分 研讨

查到第10床的时候,我已经有点站不住了。大概是平时都窝在办公室里敲电脑,坐惯了,这腿脚就懒散了。才走动了两个小时,我的脚就酸了。看看谈主任和各位医师,在每一张病床前都还是那么认真地分析患儿病情,我自然也不能落后。

下一个时间段的任务是研讨业务知识。

原来,外科监护室有个小传统,就是定期会组织内部进行一次学术研讨。今天早上刚好赶上了,还真是巧。

我心下暗喜:终于可以坐上椅子喽。

打开幻灯片,对照手上分到的材料,我立马呈昏倒状——全部都是英文!

完了,我虽然好歹也过了英语六级,但是经过几年的荒废,那点英文老早都还给老师了。看我一脸困惑,主讲人吴医师笑道:“没关系,我是中文讲解的。”

这次研讨的内容是治疗性低温的应用。一堂课下来,我对我们医生的敬仰之情是如滔滔之江水啊。同是硕士研究生毕业,为啥人家医生英文论文都能写,而我在马来西亚的街头都差点迷路呢?

中午11点 转科

手术完成的患儿陆续进入了监护室,各位医师和护士都开始了接床的忙碌。

3岁的诗画因为先天性腮裂症,昨天刚做了手术,在监护室待了一个晚上,已经醒过来了,情况良好,今天诗画就将和其他9名小朋友一起转到普通病房。护士阿姨已经给诗画换好了衣服,是一条带着小碎花的连衣裙,梳好了麻花辫。不知道是不是舍不得护士阿姨,诗画拿着手绢抹着眼泪,小声啜泣着。

我摸摸她的小脑袋,表扬了她今天很漂亮,和她说,换个病房就能见到爸爸妈妈了。

下午1点30分 再见

吃完盒饭,我结束了6个小时的体验。我想说,大家来合个影吧。但是看到每个人都在忙碌着,我只能匆匆拍下他们工作的身影。

“一切为了小生命的健康。”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10年来,这个大开间点燃了两万多户家庭的星星之火。与这个大开间共同成长和奋斗的还有这里的12名医生、32名护士。谈林华主任、胡蕾主治医师、吴骋住院医师、傅藏藏护士……我会记住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