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前是宝宝运动发育关键期
1岁前是宝宝运动发育关键期
学步带学步车会造成学步难
“为什么我家宝宝10个月了还不会爬?”“为什么宝宝总学不会走路?”最近,来浙江省儿童医院儿童咨询宝宝运动能力发展问题的家长很多,宝宝运动发育滞后,让家长们很担心。
医院保健科主任邵洁指出,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需要培养,0到1岁是宝宝运动发育最大的成就期,在这一个年头里,宝宝的运动能力将得到很大提高:3个月会竖头,6个月会坐了,7、8个月会滚爬,9、10个月会扶着东西站起来,12个月能放开爸爸妈妈的手,会走路了。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能忽视宝宝在这个阶段运动能力的培养。
□文/陈眉 丁轶龙 通讯员/王雪飞 指导专家/浙江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 邵洁
不要剥夺宝宝自主运动发展的权力
滔滔一周岁多了,还没有出牙,也不会说话。去医院检查,滔滔既没缺钙,也不缺维生素D。后来医生发现,滔滔一岁多了还在吃稀饭、水蒸蛋,从来没有吃过菜泥、肉末,每次吃饭,爷爷奶奶会将滔滔的食物打烂,怕宝宝消化能力差,吃了硬的东西消化不了。长此以往,滔滔口腔的咀嚼能力自然就差了,牙也不长了。医生建议,滔滔要学多练习咀嚼、吞咽的动作,让咀嚼肌多多运动。另外,家长们也不要老想着宝宝不长牙就是缺钙,外部的运动也很重要。
在门诊中,邵主任发现很多和滔滔一样的例子,有些宝宝神经系统都很正常,但运动发育迟缓,原因就是外界环境“剥夺”了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
任何技能的获得都是通过先天和后天相互影响,而有些家长心疼宝宝,老是把他们抱在手上,不让他们在地上滚、爬、坐。尤其是在冬天,宝宝穿得暖呼呼的,衣服穿太多,动都动不了。
专家建议,在确保宝宝安全的前提下,要让宝宝多在地上滚爬坐,随时观察宝宝的动态,让他充分活动,不要剥夺宝宝自主运动发展的权力。
先学爬再学走 运动能力培养要遵循规律
民间有句老话“还没学会走路就想学跑步”,用以形容有些人学习心切,想要一步到位。而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宝宝,在爬得不是很好或根本还没学习爬行时,就已经开始学习站立走路了。天天7个月大,暂时还不会爬,却会用学步车到处乱闯,学步车是外公不久前给买的,想让他早点学会走路。
其实,宝宝运动能力的锻炼要按照发育的顺序来,先学会头和颈部的控制,再是后躯干和下肢。因此,训练宝宝的运动能力,也要从抬头开始,然后是坐、滚爬、行走。宝宝爬还没学会,就让他学走路是行不通的,因为宝宝身体的各项机能还没有达到会走路的成熟度。再说,爬行能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刺激大脑活动。
所以,培养宝宝的运动能力要按规律来,同时也不能任其自由发展,怠慢了宝宝各阶段的发育训练,从而造成宝宝运动发育滞后。
在相应的阶段,宝宝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运动能力,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去医院评估,排除掉先天的病理原因后再对宝宝进行相应的运动训练。当然,家长们也无须太着急,每个宝宝存在着个体差异。
宝宝学走路
最好不用学步带学步车
7个月不到的时候,当当已经爬得很好了,把他一个人放在床上,他能够自个儿爬起来。因此,当当妈就想开始训练他走路。小区里的很多家长给宝宝买了学步车,帮助宝宝学习走路,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宝宝摔跤,另一方面又能锻炼他们的脚部力量。当当妈也想着给他买一辆学步车,让当当呆在学步车里边玩,自己也省事不少。
很多家长和当当妈一样,抱着这样的想法。可是,专家指出,宝宝在学习走路的时候要抛弃学步车、学步带。学步车让宝宝惦着脚走路,大腿其实得不到训练。另外,通过学步车,宝宝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也得不到训练。学步带、学步车虽然可以帮助宝宝控制身体平衡、但一旦没有“第三个脚”,宝宝以后独立学走时就会很胆小,形成对学步工具的依赖。
宝宝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得到的外界帮助过多,就很难学会自我控制,一旦脱离外物的帮助,宝宝就会形成恐惧心理。所以,家长要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宝宝自己尝试,多摔几次没关系。在训练过程中,家长们可以蹲下来,与宝宝同一个高度,鼓励宝宝多练习。
【培养小宝宝运动能力的小窍门】
翻身训练
1.让宝宝侧卧躺在床上,在他头的后上方摇铃,使他慢慢向后滚,直到仰卧。你也可以触摸宝宝的后背,让他完成这一个动作。
2.让宝宝仰卧,轻轻拉他一侧的手臂帮助他翻身;也可以将玩具放在宝宝一侧,鼓励他翻身侧卧来取玩具,开始时你可以给予一些帮助,多做几次,直到他能够自己翻身。
爬行
1.让宝宝俯卧,前臂支撑在地上,你可以将宝宝抱起,让他用手、膝盖将自己支撑起来。
2 .妈妈们可以双腿伸直坐在地上,将玩具放在宝宝的另一侧,宝宝需要完全爬过你的双腿,才能够拿到玩具。
3.让宝宝俯卧,在他前面不远处放一个他喜欢的玩具,推宝宝的脚让他向前拿玩具。
站立
1.当你坐在沙发或椅子上时,让宝宝坐在地上,轻轻拉他的胳膊使他站起,练习几次后,你可以逐渐减少帮助,让他独立完成站立动作。
2.放一些宝宝最喜欢的玩具在沙发上,然后把宝宝放在地上,告诉他去拿玩具。把宝宝的手放在沙发上,通过向上推一条腿帮助他站起。重复这个动作,提供最少的帮助,直到宝宝能独立完成。
行走
在行走早期,地面要平坦,环境要整洁。尽可能领着宝宝双手练习行走,当宝宝技能提高后,减少帮助。当宝宝开始独立迈步时,可以用带子和绳子放在地上做成小通道让他沿着走。
握持反射
让宝宝仰卧,打开他的手,插入一个直棒玩具,看他的手指是否抓握;如果宝宝手指缓慢抓握,可给予引导;你可以用塑料勺棒、牙刷棒、没削尖的笔、你的手指等不同工具进行训练。当宝宝能抓握直棒后,你可以把它换成环状玩具。
抓小丸
在桌上或你的手上放一颗小丸,鼓励他拿取,反复练习直到他能连续几次完成这个动作;之后,你可以训练他从小容器中拿出小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