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捏着义诊号带女儿连夜坐火车赶来
3月5日,本报开出“万个名医号免费大派送·妇幼专场” 读者反响热烈,以前要半夜排队才能挂到的号子,现在钱报网上就能挂到
妈妈捏着义诊号带女儿连夜坐火车赶来
本报记者 林丹 王蕊 本报通讯员 王雪飞 孙美燕
3月5日上午,8点刚过,来自温州的潘女士已经赶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门诊挂号大厅,她手里,小心翼翼地捏着一张粉红色小纸片——这是本报联合省儿保推出的“万个名医号免费大派送”的义诊券。
同日,许多抢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名医号的读者也一早赶到医院看病。“平时这家医院的专家号子要半夜排队挂,现在钱报网上就能挂到,太给力了!”
为了保证妇幼专场的义诊顺利开展,本来在上海参加学术会议的省妇保外科医生陈益定博士特地向大会请假,连夜赶回杭州,一大早就来到义诊现场;邱丽倩主任医师也推迟了出差时间。
剖腹产不如自己生,专家的话有道理
省妇保最火爆的,当属贺晶主任医师的讲课——《促进自然分娩》。记者进去时已迟了几分钟,只见医院多功能厅里坐无虚席,准妈妈来了,准爸爸陪着来了。看到后来的“大肚子”,那些准爸爸赶紧让位,结果会场非常壮观,前面坐着准妈妈,后面站着三大排准爸爸。工作人员怕准妈妈因为人多头晕,不停地给她们送牛奶、矿泉水。
一位怀着双胞胎的女士由老公陪着赶来,她说,自己刚25岁,两个胎儿现在都正常,想问问专家能不能尝试自己生,这恐怕是所有孕妇都纠结的问题,大家都想听贺晶出主意。
贺晶主任说,中国的剖宫产率几乎是全世界最高的,但她态度很明确,身体条件允许绝对应该自然分娩。“其实,需要剖腹产手术的,主要是骨盆狭窄、头盆不称、横位等。”贺晶说。
贺晶罗列了四种“要不得”的思想:一是担心自然分娩会把私处撑松了,以后影响夫妻生活。其实女性在怀孕时开始,就已经开始盆底变松了。二是赶分娩易早不易迟。“不鼓励准妈妈提前很多天住进医院,有些人本来能自然分娩,但看看同病房的人这个生了5小时,那个生了一整天,有了待产焦虑,反而自己生不出了。像新加坡的医院,一般没有肚子痛的产妇是不准住进医院的。”三是为了找个黄道吉日提前剖腹产,提前生下来的宝宝也可能肺部没有发育成熟,以后体弱多病真是犯不着。四是认为大龄孕妇自己生危险,这也错!其实40岁以后坚持锻炼也能自己生,怀孕之后可以通过练瑜伽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体力。
最后,贺晶说自己坚持反对“以怀个胖小孩为荣”。她说:3公斤左右体重的婴儿最好,准妈妈应该控制好体重和胃口,像日本的自然分娩率很高,就是准妈妈能和医生配合把胎儿的体重控制好。
孩子提早发育半夜惊叫,家长很烦忧
妇幼专场的另一个地点是在省儿保,当天,有1000多位读者成功预约了医院的名医专家,并看上了他们的门诊,门诊办公室人员统计:“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消化内科和儿童保健科的专家号最热。”
潘女士就是冲着这次义诊活动中的内分泌科专家李孟玲来的,“我女儿今年9岁了,6周岁的时候,她因为乳房早发育看过李医生,吃过药以后好多了。今年她又开始出现这个症状了,我带她来看看专家,看是不是需要再抑制她的发育。”
潘女士说,上回来杭州看病,她上网查了专家的排班表后,提前3天出发:“第一天住下来,第二天一早去挂号,没挂上,第三天才挂上号,全家出动,累坏了。这回,一看到钱江晚报上的义诊消息,我马上网上挂号,周五接了女儿下课后就坐火车过来了。说实话,拿到义诊券之前,我心里还一直担心,生怕网上预约不作数。”
遗传代谢科主任杨茹莱的门诊,向来病人很多,义诊当天,不少带着孩子来的家长把她团团围住。“我儿子刚上小学,最近经常夜晚梦魇、惊叫,不知道是不是心理问题?”
9个月大的男孩豪豪的妈妈,则是冲着消化内科专家欧弼悠来的。她说,儿子已经开始吃辅食了,但是和同龄孩子比,他的胃口明显不好,舌苔厚,还有口气,“最麻烦的,是他经常吃奶到一半就吐,吐起来跟喷泉一样很可怕。我们怕他肠胃有问题,但又怕儿保挂号太麻烦,这次看到有义诊,赶紧带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