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看牙齿的宝宝比平时增四成
学龄前宝宝牙齿要注意防范五个问题
□通讯员 王雪飞
本报记者 黄淼君
早报讯 暑假一到,医院各科室孩子的门诊量骤增。昨天,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口腔科主任阮文华主任医师介绍,从6月底开始,每天到医院看牙齿的孩子,比平时增加了四成;和往年相比,除了小学生,学龄前的宝宝也比较多。
三类牙病最多见
“来看牙病的学龄前宝宝,主要是三个问题比较突出。”阮文华说,龋齿、牙列不齐和舌系带,排在首位的就是龋齿。
龋齿是烂牙引起的,由于龋齿非常隐蔽,常常里面已经开始烂了,但是外观还是非常好,家长根本不知道牙齿出问题了。去年,阮主任就接诊了一名外地打工者的孩子,是因为脸颊部红肿才来看医生的,一检查竟然是烂牙引起的。
其次是牙列不齐,最严重的就是民间大家说的“地包天”,即下排的牙齿比上排的牙齿要突出,呈现下列牙包裹上列牙的情况,对外貌影响比较大,严重的会引起心理问题以及颞下颌关节疾病。
最后一种就是舌系带,常常表现为口齿不清,这种情况表现的症状比较明显,和前面两种疾病比起来更容易发现。
“宝宝6个月之前发现舌系带进行治疗的,手术很简单,宝宝受的痛苦也小,但是如果是学龄期的宝宝,手术就要复杂多了。”阮文华说。
七岁之前有个保牙计划
“宝宝的好牙齿,需要家长从小开始培养良好的口腔习惯。”阮主任给七岁之前的宝宝家长,制定了一个牙齿保护计划,家长们不妨注意一下。
6个月以下的宝宝,牙齿大都没有长出来,这个阶段,家长可以用手指给宝宝按摩牙床,有利于缓解萌芽过程中牙床的酸痛不适。
6个月至12个月大的宝宝,如果长出第一颗牙齿了,家长可以用纱布或者指套牙刷,将这颗牙齿四周都打扫一下。随着牙齿的增多,家长要尽量清扫牙齿各个暴露面。同时,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不要含着奶瓶睡觉。
1岁至2岁半,宝宝开始长大牙了,家长仍旧可以按摩牙齿,或者给宝宝吃点磨牙的食品,帮助缓解长牙过程中的不适。注意清扫上下排牙齿的咬合面,特别是下排大牙,因为食物比较容易残留,发生牙病的概率比较高。
2岁半至4岁,孩子的乳牙基本长好,家长要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这个阶段,也要有意识地给宝宝吃一些质地硬一点的食物,比如炒青豆,让宝宝学会咀嚼吞咽,避免引起牙列不齐。
5至7岁,宝宝进入换牙阶段,家长要注意是否长新牙,特别要防范两层牙的情况。在6周岁的时候,成人的第一颗磨牙也长出来了,俗称六龄牙,这颗牙齿的烂牙概率比较高,可以在长好后做一个窝沟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