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当年的报纸,是孩子生命的礼物

发布时间:2012-04-26 11:30:22 浏览量:797

本报记者 林丹 本报通讯员 王雪飞

2009年3月4日,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

2009年3月4日,一个救命的日子。

这一天,当时5岁的白血病宝宝张金龙,第一次看到了生的希望。因为,钱江晚报白血病儿童基金当日宣告成立。

困境中的张家人,和许许多多的白血病孩子家庭一样,第一次看到了希望。

昨天,记者的手机上收到彩信,一个憨憨的农村娃娃,站在家门口,举着一张2009年8月20日A13版的《钱江晚报》,微笑。

这个孩子,就是张金龙。医生说,张金龙停药已经一年了,随访的时间越长,复发的几率越小;再做两次大化疗巩固,孩子离健康就不远了。

在钱报白血病儿童基金帮助过的72名孩子中,张金龙是恢复得最快、最好的。

每次他都会问医生:有什么办法能帮儿子找到救命钱

张家藏了2年多的《钱江晚报》,已经有点泛黄。

张金龙的爸爸张春林不怎么识字,但他却能一眼就把这张报纸从他的宝贝堆里找出来。

因为这张报纸带给孩子生的希望,也给了这个家庭幸福的希望。

张金龙家在浦江县浦阳街道兆丰村新铺自然村,母亲是个患痴呆症的病人。他出生时,张春林已经47岁。对于这个好不容易娶上老婆、成家立业的乡村汉子来说,一个聪明伶俐的老来子是家里最珍贵的宝贝。

张家只有两分地,种着大米,一家的年收入仅为2000元。张春林有个朴素的生活观:吃得饱,穿得暖,就是幸福。但对于儿子,他往往忍不住开点“后门”。“他想吃的零食,想玩的玩具,我们买得起的,都会给他买。”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会跑,会跳,会叫爸爸,甚至会背几首儿歌,张春林觉得,这也许就是幸福。

但这么脆弱的幸福,在突如其来的疾病面前,不堪一击。

2008年9月,张金龙刚开始上幼儿园没多久,就开始不断发烧,半年一次,4个月一次,2个月一次……张春林觉得不对劲,抱着他上县里医院检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他说,自己当时都傻掉了:“完蛋了!”

“不能不救。”他带着平时积攒下的一点点钱、带着向亲戚朋友借来的钱,赶到杭州找医生。当时,他全身上下的钱加起来不到1000元,因为钱不够,无法进行正规治疗,他就带着孩子看门诊,做小化疗。

两三个月,来一次杭州,抱着一大包药回家。医生给他们做了一张表格,每天吃什么药,每周打什么针,他就按图吃药、打针,怀着最微小的希望,期盼孩子能好起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徐卫群副主任医师曾经治疗过张金龙,她说,张金龙属于低危白血病孩子,这样的孩子,如果进行正规化疗,生存率可能达到80%以上;而采用门诊小化疗的经济方案,生存率只有30%左右。

但当时的张春林,只能寄望于这30%。

省儿保的不少医生都有印象:这个老实人每次死记硬背完医嘱后,都要小心翼翼地问医生:有什么办法能帮孩子找到救命钱?

他平生第一次买了报纸:2009年8月20日的《钱江晚报》

那个时候,张春林其实对《钱江晚报》一无所知。他只会勒着腰带盘算,还能在杭州开多少次药,孩子还可以撑多久,“是自己的亲骨肉,我讨饭都要给他治疗。”

通过《钱江晚报》,希望,忽然出现了。

2009年3月4日,钱报白血病儿童基金成立,面向浙江省18岁以下的贫困白血病孩子提供帮助。

张春林从病友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心都要跳出来了:“我赶紧问他们,我这个情况能申请吗?《钱江晚报》能相信吗?”

病友们告诉他:能申请,能相信。

他请医生护士们帮忙填了申请表,送到浙江省慈善总会,然后,每天眼巴巴地等消息。

“8月20日,他们告诉我说,张金龙的名字上了《钱江晚报》,我高兴得要死。”张春林笑说,他那天“大手笔”地买了份报纸,藏好,“这是我一生中第一张买的报纸。这是我孩子救命的东西。以后他好了我想给他看一下,不要忘记。”

在他眼里,这份《钱江晚报》就是一份儿子生命的希望。

事实也的确如此。

很快,张金龙就拿到了援助,正式开始住院,进行正规化疗。

大化疗和门诊维持性的小化疗不一样,孩子的头发一把把地掉,胃口也不好。张春林没钱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只能安慰他:乖。

更让他高兴的是,在获得钱报的援助后,其他的帮助也陆续到来。“收到杭州慈善总会的捐款、老家好心人的捐款,还有一位杭州的老妈妈,拿着《钱江晚报》找到病房,捐了1万元。”张春林掰着手指头回忆。

这些好心人的钱,加上医务人员帮忙减免的费用,差不多刚好是两年正规化疗的费用。

正是这些好心人的帮助和医务人员的努力,张金龙完成了两年的化疗,开始进入随访阶段。“《钱江晚报》的钱,救了我们孩子的命。没有那个钱,我们孩子命就没有了。真的放弃了……”

等儿子读书了认字了,希望他能自己读读钱报

张金龙最近在干什么?

张春林说,按年纪,张金龙该上小学了,但他担心孩子接触人群太多,会感染、生病,所以还想再观察一年。“早年小化疗,担心不稳定,我正准备筹钱,明年再做两次大化疗巩固。如果顺利的话,2013年,张金龙就可以上学啦!”

家里已经三四年没有过年了,对于张春林来说,孩子健康,吃得饱,就是好日子。

现在,张金龙每天在家里,都会自己穿衣服、吃饭,打理自己的一切。他最害怕的,是每周3次上县医院抽血化验,尽管每次回来爸爸都欢天喜地。他最喜欢的,是看电视,最喜欢看小朋友们在幼儿园的故事。

圣诞节前夕,张金龙还收到一份礼物:来自当地皮鞋厂的礼物。他可喜欢了!因为他从小到大都没穿过新皮鞋,平时5元一双的布鞋是他的“标配”。爸爸经常教他:不能和别人比。

张春林说,孩子挺好的,他们半年到杭州看一次病,每次去看门诊,连医生都说:“恢复得这么好,真是奇迹!”

等张金龙上了小学,读书了、认字了,张春林希望他能自己读报纸:“就是我一直藏着的《钱江晚报》。报纸上有他的名字,我要让他知道,是因为《钱江晚报》和许许多多的好心人,他才能活下来。”

他说,儿子第二次命,是大家给的,医院、钱江晚报、所有的好心人……

成立至今,钱报白血病基金已救助72名孩子

2009年3月4日,本报与浙江省慈善总会联合成立的钱报白血病基金,迄今已经启动五次援助,每位18岁以下的浙江籍白血病患儿通过审批后,能获得1万元的救助基金。

成立至今,基金共募款近90万元,已经帮助了72名白血病孩子。

在这些捐款人中,有一次性捐出38万元人民币的浙商,也有每天坚持捐款1元的普通读者;有家有白血病孩子的老爷爷,也有捐出所有奖学金的初中生……

而在捐款中无法体现的,还有好多普通人感人肺腑的声音:“我们没有钱,但我们有骨髓!我们捐骨髓!”

在杭州七堡做保安的陈德荣,南京人,他专程从杭州七堡赶到了省血液中心,填写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书,留下了自己的血液样本,正式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只要配型成功,你们一个电话我就会赶到,我这把年纪,还能帮助到有需要的孩子,值得。”

对于每一位白血病孩子和他们的家庭来说,这些有形无形的支持和帮助,都成为他们与疾病斗争的动力来源,成为他们不放弃治疗的精神支柱。

正如张春林2010年时对记者所说的:“有援助,我们不会放弃治疗!”

更让我们安心的是,2011年初,浙江省全面启动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保新政策。根据这一政策,凡参加新农合的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经过审批之后,都能享受70%的住院报销,还有民政部门20%的医疗救助。

浙江的白血病病孩家庭,压力日益减少。

爸爸张春林

想对25岁的钱江晚报说:

钱江晚报的救命钱,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真的很感谢!25年了,我想你们一定帮助过很多和我们一样的人,我不能代表他们,但我还是想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