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护生命 妙手创奇迹
——浙江大学附属医院救护妞妞周年纪事
本报记者 陈宁 通讯员 周炜 王雪飞方序
27日中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张晨美第3次叩开了一位小患者的家。“你恢复得很不错!”检查过小患者的身体后,这位张伯伯才放下了心。
小患者叫妞妞,在去年的一场生命大救援中,她的名字被全社会共同记住。
2011年7月2日,两岁的妞妞从10层高楼跌落,当娇嫩的身躯瞬间冲向地面时,一双纤细而美丽的手奋力将她托起……
“最美妈妈”吴菊萍的这双手缔造了生命的奇迹。在随后的89天里,浙大附属医院的救护团队伸出了无数双坚定有力的手,党支部书记、党员冲在了抢救的第一线,悉心呵护着这如花般的生命。
紧急救援
当天下午3时,载着妞妞的救护车驶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全身多处骨折,肝脏、脾脏破裂,肺挫伤,脑损伤……在张晨美眼里,妞妞的生命指标全都指向危重,极其危重!
急诊、外科、重症监护医生全部到齐,一场长达5小时的急救开始了。
当晚,妞妞转入重症监护室。这一晚,治疗团队的医生护士们彻夜未眠。
第三天,妞妞对外界刺激有反应了;第六天,妞妞能够自主呼吸了;第八天,妞妞睁开眼睛了;再后来,妞妞喊妈妈了,能喝奶了,能唱歌了……在儿童医院的23天,妞妞就这样被一步一步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7月25日,在浙江大学的安排下,妞妞转入浙医二院。这时的妞妞,左侧肢体还没有痛感、视力只有0.04……几乎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浙二组成了专家治疗团队,确定了一套康复治疗方案。
“拆,还是不拆?”这是妞妞刚入院的几天,困扰神经外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张建民最多的问题。在与骨科讨论后决定,妞妞的手臂白天拆下石膏进行康复锻炼,夜里再装上石膏加快恢复。
类似这样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还有很多。妞妞的治疗团队由神经外科、康复科、神经内科、骨科等多个科室的医生共同组成。
妞妞的好转还打动了大洋彼岸的医生,在浙二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远程会诊时,该校奥本海姆博士竖起了大拇指:“这是一个奇迹!”
悉心爱护
在医生们的眼里,妞妞就像一朵娇嫩的小花,每一次的浇灌,都需要加倍的耐心。
“妞妞,我要帮你翻身咯”、“妞妞,我们现在带你去检查”……妞妞昏迷期间,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邱宾每次都要贴在妞妞的耳朵边,轻声告诉她即将做的事,“我相信她能听得见。”邱宾说。
为了让昏迷的妞妞不再孤单,20 多名护士轮流值班,24小时全程陪护。昏迷期间,妞妞身上插了10多根管子,护理时非常困难。“帮她翻身时,所有护士都会来帮忙,每人负责看好一根管子。”邱宾说,护士们定期帮妞妞擦身梳头,都要格外小心。“看到孩子伤得这么重,大家都心疼。”
浙二的闫伟是妞妞的主管医生,妞妞入住浙二的65天内,他每天重复着这些工作:帮妞妞做检查,将检查情况递交专家组,等候评估结果,再反馈到病房……
妞妞的视力是治疗的关键,为了让妞妞能够配合医生看视力表,眼科医生倪海龙把儿童专用视力表上的漫画图案一一放大,先教妞妞认识鸭子、大树和花朵这些陌生的事物,再准确认定妞妞的视力恢复情况。
共同祝愿
在两张雪白的宣纸上,儿保和浙二6位参与救治妞妞的医生代表,分别用左手和右手在两张宣纸上,印下了一个闭合环状的手印。妞妞在爸爸的帮助下,在这个环的正中,按下了自己的小手印。这两幅珍贵的“作品”,将分别由两家医院收藏。医生们说:这是一个珍贵的纪念,同时,它也会时刻激励我们,永不满足。
时光荏苒,在过去的一年,妞妞的点滴动向仍然牵动着全社会的心。
“妞妞已经恢复得和正常孩子一样,真是了不起!”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段树民说。
一年了,浙大附属医院的这场牵动人心的大救援印在了所有人的脑海里。
作为医生,他们仁心仁术;作为党员,他们无私奉献。这一团队的精神,深深感染着即将踏上医疗岗位的浙大学子,正在邵逸夫医院实习的医学院学生徐文斌说:“我要去帮助更多像妞妞一样的病人。”
“在医院的89天,我深切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付出和辛苦。”妞妞爸爸章中华话语简短,字字真心。
妞妞也一直把这些帮助过她的叔叔阿姨牢牢记在心里,她多次和爸爸妈妈以及“最美妈妈”吴菊萍一起回到医院,看望这些好心的人们。
每一个人,都发出了深深的祝愿:妞妞,你要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