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血做手术 用血量降一半
浙大儿院已有1500余例患儿利用自体血回输做了手术
2012-10-16
本报讯(记者 余敏 通讯员 王雪飞)手术时输自己的血,两年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已经有1500名患儿尝试,节省用血35万毫升。该院专家研究表明,小儿心脏手术采用自体输血技术,术后肾损伤几率能减少5.5%,而异体输血是心脏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高风险因素。
10岁孩子心脏手术无需异体输血
王凯10岁,衢州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前段时间到浙大儿院住院手术。
“手术中,患儿血液从手术切口一流出来,就被吸进‘回收血’血液袋里,然后送入自体血回收机。通过回收机净化、离心,之后再灌入‘待用血’血袋。这些血液处理过程与手术及体外循环过程同步,当患儿需要用血时,这些被处理过的‘回收血’再输回患儿体内。” 医院副院长舒强教授介绍,如果在以前,这样的手术至少需要用血800毫升,而现在大体重的孩子可以不需要异体输血。
2010年,浙大儿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儿无血心脏手术”,如今医院心脏、脑外、骨科、普外等科室,都已推行自体血回输技术。两年来,全院用血量下降了50%,节省约35万毫升。这些血液即使是用于常规小儿心脏手术,可以做400多台。
自体血回输,国内外成人手术中用的比较多,浙大儿院在小儿手术中的探索,走在全国前列。
自体输血可降低术后肾损伤风险
很多人对自体输血还很陌生,这种技术有啥好处?
浙大儿院曾对300例心脏手术患儿做过对比分析,其中90例采用异体血,210例采用自体血。结果发现,采用自体血回输的患儿,心脏手术后一过性的肾损伤可减少5.5%。另外,医院还对989例患儿研究后表明,异体输血是心脏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高风险因素。
“目前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毒的检测都有窗口期,即使应用世界上最好的试剂、最科学的方法、最灵敏的仪器、顶尖的人员去检验,还是有一段危险期检查不出来。”舒教授说,血液经血液管理部门的严格把关,虽然异体输血的安全系数是高的,但也不能排除风险的存在,所以自体输血的意义就非常重要。
那么,这项技术会不会增加患者负担呢?采用“无血手术”,患儿在治疗时,虽然应用血液“自体血回收机”需要一定费用,但大大减少了术后上呼吸机和监护时间(平均减少2-3天),孩子提早脱离危险期。从医疗成本上来讲,并不会增加治疗的总费用。
技术是好,但在小医院推广有难度
目前全国的供血形势已经从季节性缺血转变为常年紧张,我省也受到了影响,临床用血保障压力蛮大。推广自体输血技术,能部分缓解用血紧张状态。
据了解,2010年我省就已将是否开展自体血回输技术作为综合医院等级评审的一项指标,要求三级医院必须开展贮存式自体血回输、稀释式自体血回输和回收式自体血回输,二甲以上医院必须开展贮存式自体血回输和回收式自体血回输。
“国外自体输血开展得比较普遍,特别是一些欧美国家,做得很不错,因为自己的血是最安全,也是最干净的。”浙医二院麻醉科主任严敏介绍,从前年开始,浙二开始推广自体输血,主要推行稀释式自体输血和回收式自体输血。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到今年8月份,已经开展稀释式自体输血320例,节省42000毫升全血;开展回收式自体输血2890例,节省110万毫升红细胞。
但是,省血液中心吕杭军主任介绍,由于用血的不可预知性、自体输血部分项目未入医保、缺少设备和技术等原因,这项技术在很多医疗机构,特别是小点的医院当中,推广起来遇到了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