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女孩突然昏迷糖尿病差点夺走年轻生命
这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现在越来越多的儿童也遭受其害
2012-11-15
肥胖,糖尿病的“加速器”
本报讯(记者余敏通讯员王雪飞)昨天是“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是常见病、慢性病,大家都很熟悉,但你知道吗?不仅中老年人会得,现在越来越多的儿童被查出患糖尿病。在浙大附属儿院,一名11岁的女孩数周来食欲不振、做过很多检查都没发现问题,直到昏迷被送进医院才得到确诊,糖尿病差点夺走了她年幼的生命。
命悬一线,还不知道是啥原因
昨天下午1点,小杨侧着脑袋躺着,一言不发,但苍白的脸色和干瘪的嘴唇,掩饰不了虚弱。
小杨是四川人,跟随打工的父母在临安上学。妈妈介绍,“这孩子已经三周没去学校了,最近身体一直不好。”一开始说肚子不舒服,吃不下饭,也没力气,到当地医院做了CT、B超等检查,没发现问题。前天傍晚,小杨一下子晕倒并昏迷过去了,赶紧送到当地医院救治,随后被转到浙大附属儿院。
“送来的时候PH值只有6.9,人体PH值低于6.8就有可能死亡。”全国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副组长、浙大附属儿院内分泌科梁黎主任介绍,三周前开始出现身体不适,表明糖尿病史肯定已有两三个月以上,为什么迟迟未能发现呢?医护人员及家长对疾病的不了解。
现在,小杨躺在医院,护士每天要给她做4次血糖测试,因为自身的胰岛素已全部被破坏,每天要注射4次胰岛素,而且这样的治疗将伴随她终身。“如果能早点送来就好了,至少能保存部分胰岛素功能。”粱主任惋惜地说。
儿童糖尿病八成以上是Ⅰ型
糖尿病分为Ⅰ型和Ⅱ型,儿童糖尿病多为Ⅰ型。
Ⅰ型糖尿病是因为感染(尤其病毒感染)等因素,诱发机体产生各种抗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然后导致胰岛细胞损伤,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出现高血糖,小部分Ⅰ型糖尿病患儿和遗传有关。
Ⅱ型糖尿病一般认为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和孩子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所以也更应引起家长的重视。早期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可以逆转糖代谢紊乱,还能减少成年期Ⅱ型糖尿病的发生。
粱黎主任和她的团队,从2000年开始关注儿童肥胖、代谢综合征,对近10年Ⅱ型糖尿病和肥胖儿童中糖尿病前期的患病情况,以及Ⅱ型糖尿病的发病趋势等,作了研究分析。研究对象为2000年至2010年住院的首次诊断的糖尿病患儿,和因显著肥胖住院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3到18岁少年儿童。
10年中,首次诊断的糖尿病为503例。其中,Ⅰ型糖尿病423人,Ⅱ型糖尿病31人,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49人。
前后5年比较,Ⅰ型糖尿病患儿人数上升1.35倍,Ⅱ型糖尿病患儿人数上升4.2倍。Ⅰ型糖尿病各年龄段的患儿人数差别不大,Ⅱ型糖尿病多发于平均年龄为12岁左右的学龄孩子。有的新生儿由于基因缺陷也会患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患儿基本在1岁以上发病。
乏力、颈部皮肤发黑等要警惕
“Ⅱ型糖尿病多为肥胖和超重儿童。如果早期在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上干预,大部分都可以控制肥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粱主任认为,做好糖尿病的防控,“五驾马车”缺一不可。
宣传教育:让大众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
饮食控制:有些食物要少吃或不吃,如含氢化植物油的各种糕点(糖果、蜜饯、巧克力、甜点心、膨化食品)、冷饮和各种含糖饮料、西式快餐、油炸食品、肥肉、黄油等;
运动疗法: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儿童可参加各类球类、游泳、快走和慢跑运动,不宜参加攀高、潜水等危险性项目;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使用胰岛素,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学会正确注射胰岛素。
自我监测:血糖容易出现波动,长期监测了解病情、及时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梁主任特别提醒,如果孩子出现疲乏无力、尿液增多、吃得多体重却减轻、颈部和腋下等皮肤褶皱部位发黑等症状,一定要赶紧来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