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儿童呼吸科专家门诊一半以上是来看哮喘的
治哮喘贵在坚持,不要怕用激素
■第X号病床
记者 李静 王真 通讯员 王雪飞 张颖颖
本报讯 今天是2013世界哮喘日。目前,全球哮喘患者多达3亿多人,中国哮喘患者大约有3000万,而且这个数字在不断快速上升。
杭州最近一次关于哮喘的调查在2010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的调查显示,杭州哮喘发病率为4%-5%,比早几年前的发病率提高了近一倍。
在哮喘患者中,成人哮喘往往源于儿童,儿童哮喘发展成为成人哮喘的比率高达60-70%。所以,在儿童时期早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是减少发展为成人哮喘的有效方法。
儿童呼吸科专家门诊,一半以上是来看哮喘的
浙大儿院每天参加呼吸科专家门诊的医生有5-7位,接诊的很大一部分病儿是哮喘。呼吸科主任陈志敏教授说,一天门诊看近40个患儿,哮喘患儿占一半多。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儿科普通门诊,哮喘患儿也有近30%,为此市一专门设立了小儿哮喘专科门诊。
除了来看鼻炎、皮肤过敏、食物过敏等,门诊大部分患儿都是哮喘。
市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儿童呼吸与过敏性疾病专家盛文彬说,春天花开季节和秋冬交替时,门诊中哮喘患儿占比最多,占患者总数80%。
“以前小孩子生病以感染为主,特别是细菌感染。现在各种各样抗生素多了,细菌性感染疾病下降,但病毒性、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加上现在空气污染、肥胖孩子多,都是引发哮喘的诱因。”盛文彬说。
一半以上是过敏性哮喘
哮喘和老年人的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一种慢性病。
哮喘主要有三种,过敏性哮喘在一半以上,成人和孩子都有可能患上;病毒等感染诱发的哮喘,一般多见于5岁孩子以内;运动诱发的哮喘,多见于学龄期的大孩子。
过敏性哮喘和内外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命中注定”,遗传来的过敏体质,还有一个是环境。
“过敏体质往往有遗传性,如果父母是过敏的体质,那么出生以后的婴儿如果在早期有湿疹的症状,也是过敏体质的一个表现。父母一方有哮喘,50%-60%孩子出生后也是哮喘。”陈志敏说。
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过敏源,最常见的是尘螨,占发病原因的80%。
盛文彬说,“哮喘患儿通常有多种过敏源。我们发现4岁以内的哮喘患儿,过敏源平均有1.7种,5岁以上患儿平均有2种。但有多种过敏源的孩子,大多以尘螨为主,其他过敏为次。”
明确只有单一的过敏源,比如油漆、花粉等,在患儿中有,但很少。
超过一个月的慢性咳嗽,有40%-50%原因是哮喘
小翔3岁,男孩,看上去比较结实、健康。但他妈妈皱着眉头,很发愁地问陈志敏主任,感冒咳嗽反复了一个多月,不会是有什么重毛病吧?
一个月前,小翔感冒发烧,体温38℃多,也不算太高。父母带他去家附近小医院挂了两天盐水,体温正常了,医生也说是感冒,没什么大问题。
“烧退了没几天,他开始咳嗽,早晚咳得特别厉害。晚上好不容易哄他睡着,睡着睡着又咳不停,听得我心都被揪起来。”小翔妈妈说,她以为感冒过后咳嗽很正常,虽然揪心,也没太在意。
小翔一咳就咳了一个多月,妈妈给他吃了各种止咳药,没有效果,最后决定带他去医院彻底查查。
经过检查,小翔被诊断为哮喘。
陈志敏说,超过一个月的慢性咳嗽,有40%-50%原因是哮喘。
“咳嗽反复发作,临床就会考虑哮喘。如果孩子有过敏倾向,比如父母有哮喘,或者孩子是过敏体质等,那么,发生哮喘的可能性要比没有遗传史和过敏体质的孩子大。”
“当然还有一些哮喘,并不一定会喘,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叫咳嗽变异性哮喘。典型的症状是晚上咳得比较厉害,而且一两个月都不好,使用消炎药也没有效果,但如果按照哮喘的治疗他很快就被控制了,那实际上就是哮喘。”
哮喘大都在半夜发作
9岁女孩小玲,因为哮喘住院多次,次数多得连家里人也数不清。经常睡到半夜,忽然呼吸困难,鼻子“呼哧呼哧”拉起了风箱。
小玲有好几种过敏源,尘螨是主要过敏源。她妈妈问,为什么哮喘集中在半夜发作?
陈志敏说,可能与家中被窝、衣服里面非常多的尘螨有关。
但尘螨只是原因之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和人体植物神经的平衡有关系。“因为夜间睡眠的时候,迷走神经的兴奋张力比较高,迷走神经张力高了,我们的小气道就会变得比较小,容易发生哮喘的症状,所以后半夜比较容易发生哮喘。”
得了哮喘,不要拒绝激素药
浙江省新华医院院长蔡宛如,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专家。她说,经常有病人问她,得了哮喘,是吃中药好还是吃西药好?吃中药怕没效果,吃西药怕上瘾。
“这是困扰很多哮喘病人的问题。一般来说西医治疗哮喘见效快、疗效确切、方案规范、使用方便;中医则可以兼顾整体、调理体质、降低西药的副反应。其实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取长补短,标本兼治,能起到较好的疗效。”
蔡院长说,西医治疗哮喘很重要的手段是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但病人看到“激素”两个字就慌,怕上瘾,怕有副作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是用于哮喘的长期控制,能减少呼吸道炎症反应,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只要遵照医嘱,规范使用,不会成瘾,副作用很小。
蔡院长强调,当你感觉症状好转时,千万不要自行停用或减量,而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不规范用药,不有效控制哮喘,慢性炎症带给身体的危害更大。
浙大儿院呼吸科主任陈志敏也提醒,“目前哮喘仍是很难治愈的疾病,和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的是长期控制。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和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方案。哮喘得到控制后,家长也要定期带孩子复诊。只要控制得好,哮喘患儿完全可以和健康孩子一样正常生活成长。”
哮喘病人参加剧烈运动前,最好先问医生
蔡宛如院长说,有一种哮喘叫运动诱发性哮喘,是指在剧烈运动后发生的哮喘,多见于青少年。
这类哮喘病人只要规范治疗,控制好了病情,依然可以参加体育运动。但如果发现运动后依然有哮喘症状出现,说明病情还没有达到良好控制,这时就不能继续参加剧烈运动了。
对于正在控制期的哮喘病人而言,蔡院长的建议是,如果要参加激烈的运动项目,最好先问问医生。
在过敏性鼻炎还没有发展成哮喘阶段,做脱敏治疗效果最好
除了远离过敏源和药物控制,治疗哮喘还有一种办法是做脱敏治疗。
市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盛文彬说,如果是单一对尘螨过敏,或者多种过敏源中以尘螨为主的哮喘患儿,可以进行脱敏治疗。脱敏治疗适合5岁以上孩子。
脱敏治疗让患儿逐渐接触过敏源,通过诱导使患儿能耐受过敏源,对过敏源不再过敏。脱敏治疗有舌下含服和皮下注射两种方式,治疗时间比较长,一般要治疗两三年时间。费用上,皮下注射相对较贵,差不多要2万-3万元。
他建议,家长最好不要等孩子患上哮喘了,再考虑脱敏治疗。在孩子过敏性鼻炎没有发展成哮喘阶段,进行脱敏治疗效果可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