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儿童用药关

发布时间:2013-06-05 17:37:27 浏览量:624

本报杭州6月4日讯

记者 陈宁

通讯员 方序 王雪飞 刘笑笑

有这样一组数据触目惊心:我国儿童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2.9%,新生儿更高达24.4%,分别为成人的2倍和4倍;截至2013年1月,我国国产药品批文共有18万余条,但其中被批准用于儿童的药品批文仅3000多条,涉及品种仅400多个……

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5月底发布的《2013年中国儿童用药白皮书》上的数据。作为国内首部儿童用药白皮书,它正在提醒着公众:儿童用药,是时候要规范了。

儿童用药的不规范存在哪些隐患?为何儿童用药频频出现误区?规范儿童用药,是院方职责,还是家长的职责?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周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药剂科主任王珏。

孩子病了,是不是总得用好药,多用药?在周权看来,这是大部分家长存在的误区。“比如孩子常患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正常的程序是医院通过血常规检测,根据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确定是病毒感染,只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就能解决问题。”他说,但是不少家长会误认为这样的治疗“过轻”,希望用上抗菌类的药物或者“更上档次”的药物。

而实际上,抗菌类药物既不能缓解感冒的症状,也不能缩短感冒的病程,相反,处于生长阶段的儿童,特别是新生儿,无论在生理上还是药物代谢水平上,和成年人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身体对药物清除率较低,药物中毒的风险更大。

“滥用抗菌药,会导致细菌耐药率增加,最终无药可用。”王珏告诉记者,如庆大霉素可引起耳毒性、肾毒性,四环素可导致儿童牙齿黄染及釉质发育不良,诺氟沙星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等。更有数据显示,在我国,7岁以下的聋儿,超过30%是因药物选择不当或药物过量造成的毒副作用所致……

追根溯源,儿童用药频频出现的误区却并不是某个环节的疏忽,也不是医生或家长的一己之责。目前的现状是:我国有3.6亿儿童,就诊大军里,每5人中就有一名患儿。但是,90%以上的药品没有适宜儿童的专用剂型。

“很多药品说明书中没有指明准确的儿童用量参考,临床儿童用药不少是应用成人药品调剂后使用,儿童药物治疗的精准性不高。”王珏说,儿童用量并不是简单的成人的几分之几,而是涉及到儿童特殊的生理、病理结构及对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但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药品说明书中仍然常见“请遵医嘱”、“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等模糊表述,有些说明书在儿童用药安全性等基本科学信息方面,只简单注明“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周权认为,在儿童制剂匮乏的现状下,医院和家长应该各自为孩子把好“用药关”。“在用药前,医院应该讲究个体化用药原则和诊疗规范。给出用药方案并不等于诊疗结束,而是诊疗的刚刚开始。”周权告诉记者,儿童的用药反馈往往不及时,年纪小的孩子不会告诉家长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如何有效监测,一直是儿童规范用药的难点。这不仅需要家长的细致观察,还需要医生能在给药后主动联系患儿家长,做出用药效果评估。

至于家长,也应该走出传统误区。“比如自行给儿童使用成人药物,随意增减药物、改变用法用量;主动要求静脉输液或使用抗菌药物;过分害怕某些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拒绝使用;对药品成分不了解,重复使用药物,增加风险等等。”王珏说。

这份白皮书的调查还显示,公众对儿童用药安全感的满意度评测仅为68%。“虽然首部《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儿童版)》已于2013年1月出版,为儿科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指导与依据,但是远远不能满足临床规范用药需求。”王珏认为,社会各界对儿童安全合理用药认识不足,儿童药品的研制比成人的难度大,成本也更高,从而导致了儿童专用药品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