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永驻励后人——浙大儿院举行厉矞华铜像落成一周年缅怀纪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01 16:38:50 浏览量:23

   清明草木萌新绿矞华园内仰高风。4 月 1 日下午,在厉矞华先生铜像落成一周年到来之际,浙大儿院党委书记舒强,院长傅君芬,党委常务副书记李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晓莹,副院长俞刚,财务总监章月丽等院领导及有关科室代表,怀着崇敬之情齐聚湖滨院区矞华园,向这位儿科事业的开拓者献花致敬,深切缅怀厉矞华先生为儿童健康事业奋斗终身的卓越功绩。


厉矞华生平简介


  厉矞华(1912.4-2002.5),浙江杭州人,出身医学世家,其父厉家福为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创始人之一。她自幼受家庭熏陶,立志献身医学,1934 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医学院,留校任儿科助教后赴日本九州帝国大学深造。抗战爆发后,她放弃学业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辗转多地行医任教,积累了深厚的临床经验,成为国内知名儿科专家。

 

  1951 年,厉矞华出任浙江省妇幼保健院院长。针对建国初期新生儿死亡率高的问题,她首创 “新法接生员培训计划”,将旧式接生婆转化为专业接生员,使杭州地区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下降 90%。1954 年,浙江省儿童保健院成立,她担任首任院长,开启了与儿科事业的不解之缘。在 50 年代传染病肆虐期间,她带领医护人员腾出宿舍、办公楼建立隔离病房,成功控制麻疹、乙脑等流行病,创造 “百日无死亡病例” 奇迹。

 

  厉矞华在科研领域屡有突破。50 年代初,她首次发现并报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60 年代整理病理材料时,发表国内首篇婴幼儿巨细胞包涵体病论文;70 年代响应国家号召,领衔成立小儿白血病研究组,创新提出中西医结合疗法。经过 50 年持续攻关,浙大儿院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5 年无事件生存率从 9.7% 跃升至 90%,低危组达 94.3%,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她主导建立的临床实验室培养出 8 名研究生,其中 5 人获博士学位。

 

  耄耋之年,厉矞华仍心系残疾儿童。1989 年成立脑瘫防治研究组,采用针灸、按摩结合功能训练的综合疗法,累计治疗患儿 2000 余例,使 30% 以上长期卧床者恢复行走能力,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高度评价。2002 年逝世前,她将积蓄捐设助学基金,并遗嘱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

 

  作为社会活动家,厉矞华历任民进中央委员、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推动医学教育改革与国际合作。1985 年率团访问日本静岗县,促成多项医学协作;担任省红十字会会长期间,建立全省儿童急救网络,缩短偏远地区急救响应时间 40%。她还荣获 “浙江省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少儿工作者” 称号,1992 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这位从西子湖畔走出的医学先驱,书写了 "大医精诚" 的传奇。她攻克病魔的勇气、培育人才的匠心、服务社会的担当,如同西湖畔的白玉兰,永远绽放着仁爱的芬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儿科人在守护儿童健康的征程上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