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浙大儿院外科重症监护中心(SICU)创建于2001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生4名,主管护师7名。其中硕士生导师1名,博士3名,硕士8名。现设重症监护病床15张,全年收住重危病人1500余例,治疗成功率多年来保持在99%以上。
科室配备先进的中央监控系统,以及体外膜氧合系统(ECMO)、NICOM和PICCO心排量监测仪、纤维支气管镜、床边脑功能监测、aEEG振幅整合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NIRS近红外光谱脑血氧监测、颅内压监测、腹内压监测、血栓弹力图TEG、NAVA神经调节呼吸辅助呼吸机、高频震荡及常频呼吸机、无创辅助通气、床旁B超和X光仪、变温毯、监护仪、除颤仪、震荡排痰仪、防褥疮气垫床等先进的医疗设备,确保危急重症患儿得到最优质的诊断、监测、治疗及抢救。在各类外科急危重症围术期的救治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包括:严重多发创伤、重型颅脑外伤、颅脑肿瘤、心跳呼吸骤停、脓毒症、各型休克、IV期肿瘤、急腹症、ARDS、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动脉高压及危象、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挽救了众多患儿的生命,2007年SICU应用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成功救治2.8Kg新生儿严重心力衰竭病例,创下亚洲体重最低、国内首例成功的新生儿ECMO记录。2017年开展了ECMO技术救治严重烧伤窒息及ECMO的院间转运。2018年成功开展直升飞机转运严重多发创伤患儿。外科监护中心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儿科分会公共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及浙江省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会长单位,承担国内儿科灾害医学救援、危重症和创伤急救监护人才的教学培养,和多所国内外一流的大学和儿童医院开展互访交流、人员培训和项目合作。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儿童危重症与创伤急救》,2018年曾成功主办国际(亚洲)医学人工智能大会,并承担了美国危重症协会合办儿童基础危重症支持PFCCS课程、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儿科ICU专科护士培训、儿科医院感染管理等多个学习班的教学任务。此外,科室专科护理精心细致,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注重心理护理,保证患儿的身心健康。2008年SICU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2010年与我院PICU被中国卫计委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3年获“浙江省青年文明号”,2016年争创“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专业特色
诊疗范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外科重症监护中心SICU开展了一系列国内外先进的诊疗技术:人工机械辅助呼吸(包括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高频震荡通气、无创机械通气等)、NICOM和PICCO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床旁振幅整合脑电图动态监测脑功能、颅内压监测、NIRS近红外光谱脑血氧测定、脑干诱发电位、TEG血栓弹力图、床旁超声检查、创伤的早期评估和处理、创伤重点超声评估FAST技术、损害控制性复苏、创伤性凝血病的防治、大输血策略、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腹内压监测、心脏临时起搏技术、腹膜透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技术、镇静和镇痛评分、疾病危重度评分、创伤评分、危重病人的代谢与营养支持、心肺复苏后的高级生命支持、亚低温治疗、脓毒症的集束化治疗、ARDS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和肺复张技术、骨髓腔输液、气管切开、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等。同时,SICU还形成一整套儿童急危重症疾病的诊治方案,诊疗范围涉及各类外科围术期的急危重症(颅脑外科、创伤外科、肿瘤外科、新生儿外科、腔镜外科、烧伤整形外科等):严重多发创伤、重型颅脑外伤、颅脑肿瘤、心跳呼吸骤停、脓毒症、各型休克、IV期肿瘤、急腹症、腹腔内高压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室综合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症肺炎、ARDS、肺动脉高压及危象、危重症相关的营养代谢障碍、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各类疾病。
研究水平
负责人
基本信息
负责人: 谈林华、胡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