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儿科研究所
浙江大学儿科研究所所在地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研究所设有省基因诊断中心、省新生儿疾病防治中心、省小儿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省儿童听力筛查管理中心。设有新生儿筛查研究室、胃肠病研究室、血液肿瘤与免疫研究室、遗传代谢研究室等7个研究室。实验室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固定资产近2500万,设备先进,其中万元以上的仪器有330台。儿科学1981、1986、2000年分别被批准为国家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扶植学科,2002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新生儿、儿童保健、小儿血液肿瘤三个专业为省级医学重点学科。2005年创刊的《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系我国儿科学领域中迄今唯一以全英文发表原创性论文的国际性学术期刊,为国际儿科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
儿研科有21人次在中华医学会以及其他学术机构中任职,是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学组组长和新生儿学组组长、中华儿童保健学会新生儿疾病筛查学组组长、浙江省儿科学会和儿童保健学会主任委员、《儿科学》八年制教材的副主编单位。除1人担任《中华儿科杂志》副主编外,还有27人担任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工作。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7名。教授31名,副教授56名,讲师76名,其中具博士学位31名、博士生导师10名、硕士生导师35名。
本学科通过优势整合,形成了以新生儿学、小儿胃肠病学和感染性疾病、小儿血液肿瘤学、小儿心血管病学、儿童保健学等为主攻方向的学科特色。6年来,申请到各级各类课题43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经费总额达1726万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5项,发表学术论文1619篇,其中SCI收录79篇。SCI收录论文数2004、2005年在全国所有医院中均排名第27位,居全国儿童医院之首。
2.主要研究方向介绍
⑴ 新生儿危重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1)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和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治疗及实验研究:对新生儿PPHN的发病机理、高频通气、NO及亚硝酸乙酯气体(ENO)吸入治疗的作用机制、疗效和毒副作用进行临床前研究。1997年在国内首次报道了用NO吸入治疗新生儿PPHN的临床研究成果;2002年主持制定了全国PPHN治疗常规,并首次报告了我国新生儿NO吸入的多中心研究资料。连续得到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首次对ENO毒副作用及相关机理进行探索。
2)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研究:从16SrRNA基因的特点入手,运用反相杂交及基因芯片技术,建立了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1998年首次报道了用16SrRNA基因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研究成果;2003年首次开发了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实用诊断芯片。
3)新生儿(早产儿)脑损伤的实验研究: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进行特异性和非特异性NOS受体阻滞剂干预研究;在国内首次阐明宫内细菌感染导致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机制。
4)新生儿急救适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研究:自1983年建立NICU起,按照美国围产期继续教育模式,为国内培养了650余名新生儿监护专业人才;近6年将新生儿急救的基本技能推广至基层,建立了欠发达地区的新生儿急救模式,显著降低了新生儿窒息和呼吸衰竭的死亡率。目前,正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合作,实施高危新生儿急症稳定处理(ACoRN)项目,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
⑵ 小儿胃肠道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1)小儿腹泻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经口空肠黏膜活检,进行组织光镜、电镜研究和小肠黏膜酶的活性分析。1986年起系列报道急、慢性腹泻病患儿肠黏膜超微结构、乳糖酶和刷状缘肽酶活性、肠渗透性变化及其与乳糖不耐受、蛋白质代谢的关系。并自行研制口服营养配方,开创性地对慢性腹泻病患儿进行营养治疗并获成功。该系列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2)小儿胃肠疾病内镜诊治研究及其技术的推广:在国内率先建立小儿胃肠内窥镜室,开展胃镜、肠镜检查,并进行内镜下治疗。国内最早报道胃镜、肠镜在小儿上、下消化道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负责制订“全国小儿消化内镜检查常规”,“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小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案”。多次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并培养了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450余名小儿消化专科人才。为普及推广小儿消化内镜技术、发展我国儿科消化专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小儿功能性胃肠病和胃肠动力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国内儿科率先建立胃肠动力室,开展食管、胃pH动态监测、Bilitec 2000胆红素监测及上、下消化道动力功能检查和生物反馈治疗。在国内首次报道食管pH监测诊断小儿胃食管反流(GER),系统阐述了小儿食管动力学、GER发病机制、GER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关系及其药物抗反流治疗疗效、功能性便秘和先天性巨结肠的动力学表现等。负责制定“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治疗方案”。
4)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基础研究:建立了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基因诊断技术,主要是细菌感染、疱疹类病毒的基因芯片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专利号为ZL99256260.0和200520014022.X),另有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正在批复中。利用RNA干扰、反义RNA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人巨细胞病毒耐药基因进行了研究。
⑶ 小儿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发病机制的研究
1)先天性心脏病诊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重点是婴幼儿复杂性先心病的早期诊断、急诊外科处理及基础研究。介入治疗成功率达99%,心脏外科总手术成功率达99.5%。婴儿占心脏外科手术的50%,复杂先心占总手术的40%。开展了小婴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肺动脉闭锁、主动脉弓离断、右室双出口根治术、正中切口一期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等一系列高难度的复杂先心手术,并开展小切口、外科伞封等微创心脏手术,均达到较好效果。右心发育不良的复杂先心分期阶段性治疗及姑息手术居国内先进。近3年来开展新生儿复杂畸形根治术150余例(其中大血管转位行Switch手术 40余例),成功率高达90%。
2)肺动脉高压的基础及临床研究:重点是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药物干预、转基因干预研究。在国内首次发现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实验性肺动脉高压及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发现VEGF转基因能改善博莱霉素诱导的幼兔肺动脉内皮细胞结构的改变及肺动脉内皮细胞VEGFmRNA和eNOS mRNA表达,使中小肺动脉管壁增厚减轻,减轻肺动脉压力的增高。
3)获得性小儿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重点探讨免疫机制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川崎病的免疫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丙球耐药机制的研究。在国内率先报道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随访、超声与造影的对照研究以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川崎病后伴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患儿的应用。首次发现单纯性肥胖儿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内皮依赖性动脉扩张功能降低,可伴有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引起肥胖儿童早期动脉粥样病变的重要因素。
⑷ 小儿血液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1)临床诊治研究:对儿童急性白血病进行MICM分型研究,特别是采用30余种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单抗)和四色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FCM),对400余例儿童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分型和诊断研究,完成1000余例次微小残留病(MRD)的监测,获得了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免疫学诊断经验。采用RT-PCR对儿童白血病常见融合基因如TEL/AML1、BCR/ABL等进行检测,建立了实时定量PCR分析WT1基因的诊断方法。对血液肿瘤患儿采用联合化疗、免疫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疗。采用FCM技术、融合基因检查实时监测MRD,及时进行化疗方案的修改,提高治疗效果。小儿ALL 5年总体生存率(OS)为82.1%,无事件生存率(EFS)为70.7%;AML 5年OS为58.1%,EFS为47.6%,成为国内儿童白血病诊断、治疗水平最好的单位之一。采用强烈免疫抑制剂抗胸腺球蛋白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总体有效率达到79%。在国内率先采用CD45/CD56/抗神经节苷酯D2和FCM技术对小儿神经母细胞瘤进行诊断与随访研究。
2)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单抗的研制及鉴定:研制成功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单抗40余株,命名为ZCH(ZhejiangChildren’s Hospital)-系列,其中19株已被国际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工作组(HLDA)联合鉴定并进行CD命名。对国际上唯一的自制抗人白细胞单抗ZCH-2B8a所识别的抗原进行免疫共沉淀研究,发现该抗体所识别的抗原分子量为52kDa,其氨基酸序列正在测定过程中,为靶向杀伤小儿血液肿瘤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抗体。
3)自制单抗的人源化改造:对自制鼠抗人白血病细胞膜抗原CD14单抗ZCH-7-2F9和CD19单抗ZCH-4-2E8可变区重链和轻链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并成功构建了该两种单抗单链抗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及在CHO细胞中的表达,获得了具有与亲本鼠源性单抗相同生物活性的单链抗体蛋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应成果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请号:200610052289.7;200710066656.3;200710066657.8)。
⑸ 儿童保健的综合研究
1)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系列研究:1998年开始在全省开展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建立并完善了国内唯一以省为单位的新生儿筛查网络和随访治疗体系。年筛查数达48万,累计筛查新生儿260万;已筛查出CH 1517例,PKU73例。随访治疗的CH和PKU儿童体格和智力发育正常,大大减少了智障发生率,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开展CH和PKU家系、基因及围生期CH脑和心脏受损机制的基础研究,获得了浙江省汉族儿童TSHR和 PAH基因突变谱,发现了3种新的突变基因。研究成果对降低出生缺陷人口起了很大作用。
2)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研究:连续15年在全省22个县、市、区监测点中的500多万人口中开展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建立了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掌握了全省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亡原因及死亡前儿童保健服务状况,为各级卫生行政机关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干预措施,新生儿死亡率由2000年的7.34‰下降到2005年的4.28‰,婴儿死亡率由9.95‰下降到6.4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2.66‰下降到8.43‰,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由89.52%提高至92.20%,为浙江省妇幼保健整体水平居全国领先作出了贡献。
3)铅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基础及临床研究:通过对浙江省儿童铅中毒危险因素分析和环境干预前后儿童血铅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为卫生行政机关决策提供了切实的依据。对铅中毒的基础研究揭示了不同铅水平影响大脑记忆认知功能的毒理机制和儿童听觉通路的神经生理机制,首次系统地阐明了铅中毒对儿童免疫系统的影响和对淋巴细胞的毒理机制。
4)遗传性精神发育迟滞儿童认知功能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采用面部三维图像技术筛查遗传性精神发育迟滞疾病,采用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技术在全省确诊威廉斯综合征(WS)、脆性X综合征(FXS)、和DiGeorge综合征(DGS)患儿100余例;首次采用多种视觉搜索任务和先进的脑电事件相关电位对WS、FXS、DGS和Down’s综合征儿童开展疾病相关基因与认知表型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阐明基因-神经-认知配对的复杂相关性和与基因缺陷相关的脑发育途径。
5)营养素缺乏与发育期大脑认知功能和行为的研究:在全省维生素A缺乏和儿童贫血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研究的基础上,首次通过围产期缺铁动物模型和早期不同时期铁缺乏婴儿的感觉运动、情绪、行为和认知的研究,了解缺铁影响发育期大脑的关键期及其可逆性,并阐明其发生机制。
6)儿童生长发育偏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矮小症儿童开展糖、脂、骨代谢异常及其干预等方面研究,探讨rhGH改善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糖、脂、骨骼代谢的可能机制。开展了儿童性早熟的发生机制、心理行为问题与肾上腺雄酮关系及GnRHa治疗前后骨代谢变化的研究。对儿童肥胖与血管内皮功能及基因进行研究,首次发现浙江省汉族肥胖儿童黑皮素4受体基因新突变位点。
本学科点依托单位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儿童专科医院之一,是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具有丰富的儿科学临床和基础研究的资源和人才储备;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浙江大学多学科的优势进行学科间的交叉合作;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瑞典等著名大学的儿童医院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